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美加強在台海複製烏克蘭戰爭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4-05-02 01:28:39  


 
       一、加大軍售力度,增強台軍軍事實力

  近年來,美對台灣軍售無論是質還是量,都得到了明顯加強,遠遠突破中美“八一七”公報對美台軍售的限制與規範,嚴重削弱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對中美關係造成重大衝擊,加劇了台海緊張局勢。拜登政府上台後,迄今已經12次宣布對台軍售,總金額達46.51億美元。其中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軍售力度明顯加強,交貨速度加快,甚至經常施壓台購買美軍事裝備。

  一是軍售數量大幅增加。拜登政府上台後至烏克蘭戰爭爆發的近一年時間,美對台軍售似較克制,僅有2次,即2021年8月4日宣布的對台軍售,包括60門M109A6帕拉丁(Paladin)自行火炮、20輛M992A2彈藥補給車、5輛M88A2救濟車、1套先進野戰炮兵戰術資料系統(AFATDS)及1698個導引炮彈套件(PGK)等;〔2〕2022年2月7日宣布的對台軍售,主要是為期5年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及導彈效能鑒測計劃的設備與服務。〔3〕兩次軍售額度合計共8.5億美元。

  而2022年2月中旬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軍對台軍售額度明顯增加,至2023年底已先後10次宣布對台軍售,包括100枚AIM-9型響尾蛇二型空對空戰術導彈、60枚魚叉二型反艦導彈、14套火山反坦克布雷系統與相關設備及操作與維護培訓等、供F-16戰機使用的100枚AGM-88B型導彈、200枚AIM-120C-8導彈、23枚高速反輻射訓練導彈、4個AIM-120C-8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制導部件、26個LAU-129多用途發射器等部件和服務、紅外線追蹤偵搜系統(IRST,即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主要係配合F-16V)、長程預警雷達的後勤保障以及F-16型戰鬥機、C130型運輸機、IDF戰機的系統備件、消耗品、配件及修復支援系統,以及近期宣布出售的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全生命周期支持以及相關設備等,軍售額合計共38.01億美元,無論額度、頻次還是軍售的質與量,均遠超烏克蘭戰爭爆發前。特別是2023年7、8月間的一個月時間裡,美連續3次宣布對台軍售及提供軍事援助,包括7月28日,拜登首次動用“總統提用權”(又稱“總統撥款權”)向台灣提供3.45億美元軍事援助;〔4〕8月23日,美方宣布5億美元的第11輪對台軍售項目;8月29日,美國政府更首次通過“外國軍事融資”方式向台灣提供80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5〕短短一個月內,拜登政府連續三次宣布對台軍事援助,金額近10億美元,頻次之高、力度之大,為過往少見。

  美還時常施壓台當局加強對美軍事採購。2023年4月,美方放話稱台灣需要防空系統。短短數天之後,就有媒體曝光民進黨當局已向美採購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且售價及保養費用高昂。同年6月,美方25家軍火商竄台與民進黨當局舉行所謂“防務論壇”,討論無人機與彈藥生產等議題。有媒體指出,台軍2023年的彈藥儲備採購預算已達2022年的4倍。〔6〕這無疑有著美國主子的意圖,是在吸取烏克蘭戰爭教訓,指示台軍多儲存彈藥,以便與大陸打持久戰。美甚至還有意將台灣作為美駐亞太部隊彈藥的轉存地,2022年12月,美國在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提出支持在台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2023年3月,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在立法部門公開證實,台美正就軍備存放問題進行洽談。〔7〕未來一旦需要,美軍在台的軍備庫可以直接轉為台軍所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