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美對華戰略競爭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0:01:22  


 
  儘管該秩序遭遇特朗普政府“退群”外交帶來的一定程度的破壞,例如,美國不僅退出《中導條約》和《關於伊朗核計劃的全面協議》等有關國際核安全秩序的國際條約,還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等國際組織機構,但其後的拜登政府還是予以一定範圍的重返和修補。究其緣由,這是因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具有高度的復原力和強大的生命力,特別是面對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自由國際主義國際秩序的韌性就在於其規範能夠調適新興大國的利益訴求,並引導其成為西方全球秩序的支持者能夠起到積極的典範作用。 然而,在國際政治經濟中心趨向“東升西降”的大變局時代,不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中國都被視為該秩序的修正主義者。比如,在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直言不諱指出,中國創建的亞投行就是修正主義的表現。此後,拜登政府在其2021年3月發佈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中明確表示,“中國是唯一一個能綜合運用各種實力挑戰自由國際秩序的國家”。 

  三是在文明形態維度,打造美國引領的民主國家聯盟。作為文化實體的文明不僅是一個關於自我生存的完整體系或概念,也是一個民族全面生活方式的體現,更是人類最高的文化歸類。 在一個由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構成的現代文明世界體系,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存在本身就意味著世界文明多元化形態。而民主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結晶可謂是人類文明多元化形態的應有之義,也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之一。

  進言之,多元化的人類文明形態本身就表明民主是世界各國及人民普遍享有的主權權利和法治權利,不是少數國家壟斷的專利,也不是衹有單一的實現方式,更不是西方大國用來干涉他國內政和進行大國博弈的“價值觀武器”。溯及西方現代民主理論的產生過程和當前西方民主亂象的根源,可以得知包括個人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等核心理念的民主理論的本質是反對一切特權的革命,不但反對封建專制與宗教特權,也反對資產階級特權。 同理,在一個多元文明形態並存的後冷戰世界,即亨廷頓認為的一個包括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的多文明世界,同時也在一個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兩種制度並存的“大歷史時代”,民主尤其是實現國際關係民主化應是人類文明的前進方向和未來願景。

  可是,自詡為“世界民主燈塔”的美國基於其“輸出民主”的歷史傳統和終結冷戰的歷史經驗,再次將人類共同追求的民主價值觀“私有化”“武器化”和“意識形態化”,從而推進與中國的大國競爭和博弈,即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所呼籲的組成一個“民主國家新聯盟”來改變共產主義中國。而出身美國民主黨身份的拜登更是重視“價值觀外交”,不僅在國內重振民主價值,還將民主價值觀作為對外政策制定的根本原則和核心議程並在2021年12月9日至10日召開線上“全球民主峰會”。結合拜登在競選總統期間的宣稱,“必須修復和重振我們自己的民主,加強在世界各地與我們站在一起的‘民主國家聯盟’,美國成為世界進步力量和動員集體行動的能力始於國內”,不難發現拜登政府打造美國引領的民主國家聯盟的目的意在通過“價值觀聯盟”來構建遏制中國的“統一戰線”,從更寬泛的視角看,也不乏與中國開展所謂的“文明的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