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變化與台灣民情

http://www.CRNTT.com   2023-09-30 00:02:44  


 
  (二)台灣民眾期待儘快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降低兩岸緊張關係

  近年來,兩岸關係的政治氛圍也影響了島內民意對兩岸交流的情緒和觀感。2020年新冠疫情及至2022年8月大陸採取系列有力措施粉碎“謀獨”挑釁和外來干涉,島內民眾對兩岸恢復交流較為缺乏信心。但隨著防疫政策調整變化,2022年底、2023年初以來,台灣社會對兩岸交流的正面情緒牢牢佔據上風。台灣民意基金會2023年3月民調顯示,有高達7成7民眾樂見兩岸恢復交流、降低緊張關係。台灣陸委會2023年3月、5月民調顯示,有八成以上的台灣民眾“贊成政府考量疫情逐步穩定,在兼顧兩岸互動情勢及經濟等民眾需求下,逐步推動健康有序交流”,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的比例已比一年前提升了8%,達到35%。可見,當前島內民眾對兩岸恢復正常交流的信心已經大大提振。

  (三)台灣民眾“反中情緒”退潮,逐漸看清所謂“抗中保台”的虛偽性欺騙性

  2019年至2020年,綠營炒作香港議題、拋出“抗中保台”,製造“反中”民粹情緒。大選後島內社會進入相對的政治冷淡期,台灣民眾的“反中情緒”有所下降,逐漸退潮到谷底。以2022年九合一選舉為例,島內輿論場“抗中保台”的氛圍較2020“大選”明顯淡化,台灣民眾對於綠營“反中”議題的關注度走低,民進黨“抹紅”藍營不成被“反噬”。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從2020年2月到2023年3月,民眾對民進黨當局處理兩岸關係的滿意度,從71.5%掉到38.5%。進一步分析,民進黨操縱“抗中保台”效用的降低,也與其近年來大搞“綠色恐怖”及藉“抗中”牟利的行徑引發民眾不滿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知到民進黨“抗中保台”的虛偽性、欺騙性,綠營操弄“民主VS專制”的對抗性論述效果有限。

  (四)台灣民眾對未來台灣“獨立”的信心不足,“被大陸統一”的心理上升

  追蹤台灣島內民調,可發現自2016年民進黨上台至2018年,台灣民意曾出現“統升獨降”趨勢;2019年尤其在香港“修例”風波爆發後,“台獨”意識有所抬頭,呈現“去統趨‘獨’”態勢;2020年“大選”後以來,統“獨”民意結構逐步企穩,呈現出“避統獨靠中間”的特點。2022年3月後,俄烏衝突、佩洛西竄台、大陸有力反制措施等再次觸動島內民眾在統“獨”上的敏感神經,傾“獨”民意在短期內有所下降。如台灣陸委會2023年3月民調顯示,與去年3月相比,持“暫維現狀以後獨立”傾向的減少4.6%,持“暫維現狀以後統一”傾向的增加2.4%,說明島內民眾在內心中對未來台灣“獨立”的信心不足,“被大陸統一”的心理上升。此外,台灣中華民意研究協會有民調顯示,64.4%的民眾認為“台灣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阻止中國大陸實現統一”,佐證了“無奈被統”心態在島內社會真實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