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借大灣區經驗促兩岸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4-02-13 00:02:42  


 
  (三)積極推進發展機遇的“共分享”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民族復興更好發揮作用。四年多來,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進建設具有體系化、特色化及協同化的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及特色合作平台等,在各個領域積極對接港澳,與港澳共同分享發展機遇,打造協同港澳發展的各有特色的重要載體。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線的重大合作平台。近年橫琴集成電路產業、生物醫藥、金融產業等逐步顯現集群效應,同時粵澳雙方積極探索共建管理機構、開發執行機構及收益共享機制,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實現新突破。截至2023年2月,合作區已有澳資企業5396戶。③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則是深港融合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合作平台,一直將全面推進深港各領域合作放在首位。隨著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深港創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鎮、深港商貿物流平台、深港國際金融城、深港國際法務區和國際人才港等深港平台陸續建成啟用,為香港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難得機會。前海的惠港政策也從最初的產業專項扶持,逐漸轉向對事業全周期和生活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前海已擁有港資企業逾萬家;港澳醫師、稅務師等18類專業人士備案後即可執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孵化香港創業團隊416家,前海已成為港人港企內地發展“第一站”。④

  (四)有效促進教育人才“互流動”

  “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人才保障需要,也是促進粵港澳三地“人心融合”的重要渠道。近年來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成效突出。除較早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澳高校外,過去四年多來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加快推進。如,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正籌劃建設;香港都會大學(肇慶)與肇慶市簽訂遠程合作辦學協議;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一期校園建成完工;深港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學(深圳)等等。大灣區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由政府搭台、高校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為瞭解決高端技術廠商與人才子女的教育問題,在廣州南沙還設立了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招生對象為港澳台僑和外籍學生,南沙從小學到研究所的教育布局已趨於完整中。在加快高校合作辦學的同時,大灣區還不斷完善“引才”機制,積極打造人才高地。如,取消港澳居民在粵就業許可,推進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一試多證”,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搭建多種平台鼓勵港澳青年到內地就讀就業等,大力引進高層次、國際化人才。自2023年2月20日起,粵港澳大灣區大陸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持證人在簽注有效期內可多次往來香港或澳門,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過30天,遠高於原來商務簽注的7日期限。

  (五)扎實推進優質生活圈“共同造”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經濟概念,也是一個人文與生活概念,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促進三地居民心靈相通是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四年多來,廣東省政府與大灣區各市十分重視便利港澳居民(青年)大灣區的發展問題。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政策落地實施,豁免提供相關證明,且可按規定使用港澳銀行跨境按揭購房。醫療方面,試點實施“港澳藥械通”,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可以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社會保障方面,落地“灣區社保通”政策。就業創業方面,廣東省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許可審批等。⑤目前,大灣區內地城市還在持續改進與完善放寬對港澳專業機構和人士的准入限制、提升港澳居民身份證件便利化、解決港澳居民戶籍待遇問題、探索港澳福利跨境使用等方面的政策。同時港澳方面也積極主動協同推進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的建設。2023年3月,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推出常態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津貼機構招聘合資格畢業生並派駐到內地灣區城市工作,還提供後續相關支援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