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中國國民黨深層危機與未來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04 00:05:01  


 
  由於國民黨在史觀與論述上沒有能力主導台灣社會,又無法對於民進黨的這種“本土化=反對中國殖民=去中國化=接受美日再殖民化”的史觀論述進行撥亂反正,民進黨所塑造的台灣主流民意,自然而然地讓國民黨處在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國民黨承接著某種“殖民者”的標籤,國民黨之所以一直被貼上“親中、統一”的標籤,實質上就是殖民者標籤的變形,這也讓國民黨某些人在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過程中,始終帶著強烈的原罪色彩。在台灣本土化的過程裡面,這個被貼上殖民者/外來政權標籤的國民黨,不斷想著要甩掉殖民者的標籤,因而也接受了民進黨的本土化論調,對“中國”與“中國人”的認同出現懷疑,甚而也想脫離。另一方面,國民黨自遷台開始,基於安全的理由,在冷戰架構中,不得不成為了美國的附庸。這也就是說,國民黨自身本來就在這幾十年中,也開啟了被殖民化的過程。“本土化”所洐生出來的“去中國化”與接受美國“再殖民化”,也就合流釀就了現在國民黨的面目。

  以上的討論,乃是我對當前國民黨內在心理的一種描述與詮釋。這也就是說,國民黨不衹是基於選舉總路線,為了爭取選票,而被迫向所謂的主流民意靠攏而已,國民黨的想要改名或要“去中”,背後反映的乃是被殖民者想要甩掉殖民者標籤的心態,它正企圖以此重塑自我,用一種與台灣“再殖民化”主流認同的方式來重塑自我,於是這就變成了國民黨的一種心理伏流。目前的問題衹在於,一群早就已經被美國殖民的國民黨高層,什麼時候會把這股伏流顯化為國民黨的主流而已。而我衹是認為,這個被殖民顯化的過程,已經逐漸來到了徹底質變的關口而已。

      四、結語——面對國民黨困局的自我期許

  上面我做的這樣一種描述與詮釋,告訴了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也就是目前國民黨的走向,其實並不衹是一種政治算計而已。如果國民黨真走上修改黨名或繼續“去中”“遠中”的道路,它也不衹是基於某種政治形勢的變遷,而是國民黨隨著台灣走向本土化的過程,所展開的一種再殖民化的過程。這個再殖民化的基本特徵,就是企圖用“親美”“去中”“遠中”路線來進行的自我重塑。國民黨由此所展現的一條政治路線,基於它背後的心理基礎,已經是一條不歸路,它最後終將與整個台灣的再殖民化合流,並構成台灣最基本的意識形態。當然,毫無疑問的,這樣一種意識形態,放在今天的地緣政治格局中,也勢必將為台灣帶來災難。可是對國民黨目前的走向,恐怕已經很難再力挽狂瀾了,這大概是仍然堅持國民黨創黨精神的人最難接受,也最感悲哀的地方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