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英津:當前兩岸關係危機的走勢與管控

http://www.CRNTT.com   2021-09-08 00:03:17  


 
  從宏觀戰略和總體規律看,機遇與挑戰總是並存,危中有機,這需要我們抓住機遇,及時化危為機。但在具體實踐中,情況卻又非常複雜,有時危機與轉機之間僅一步之遙,其轉化瞬間即可完成;有時則不然,危機與轉機之間相去天淵,需要具備諸項條件才能完成轉化,而且轉化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難以化危為機。

  三、兩岸當務之急是共同管控危機

  希冀短期內化解台海緊張局勢並不現實,目前能做的只能是防止局勢繼續惡化,避免其演變成軍事衝突。就當前情勢而言,重點防控蔡英文當局的“台獨”挑釁和外部勢力的介入成為引發台海軍事衝突的“導火索”,而這則需要解決相應的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民進黨當局不斷游走在“法理台獨”邊緣刺激大陸,二是台灣當局甘願被美國用作“棋子”制衡大陸。只有同時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才有可能避免爆發“台海危機”。目前大陸戰機頻繁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繞島飛行,軍艦繞島巡航等等,都是民進黨當局和美國勾連起來刺激大陸的結果。最令人擔憂的是,如今美台雙方的勾連及其對大陸的挑釁行動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仍在不斷增多。從維護台海和平著眼,當前的可行之策是先抓住主要矛盾降低對抗烈度,再逐步創造條件化解直至最終解除危機。

  當下,美國對華戰略遏制不斷加劇,使美、陸、台三邊關係更加複雜多變,也使台海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加。有鑒於此,兩岸應該攜手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防止不測發生。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其一,兩岸應各自做好內部的輿論引導。特別指出兩點:一是兩岸新聞媒體要擔負其輿論引導的積極責任,發揮正向的積極引導作用,不要熱炒對兩岸關係發展不利的負面言論,互相展現出相向而行的情懷與姿態;二是要注重發揮專家學者的輿論引導作用。專家學者與一般民眾不同,對台海局勢的認識和判斷相對客觀而深入,故應擔負起引導輿論走向的任務,引導各方民眾正確認識台海緊張局勢的現狀和風險。大陸學者應發揮安撫大陸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和主張“武統”情緒的作用,台灣學者應發揮抑制島內的民粹主義情緒和“台獨”冒進情緒的作用。若一味縱容民眾的極端民族主義或民粹主義情緒發酵,迎合甚至故意煽動兩岸對立的觀點,不僅會讓民意更加對抗,也容易使兩岸官方因被民意裹挾而做出非理性判斷。

  其二,兩岸應共同防範“台獨”將兩岸人民帶入災難深淵。當下台海緊張局勢的根本肇因是“台獨”問題,而反“台獨”不僅僅是大陸單方面的任務,也應該是台灣方面的政治關切,因為一旦蔡英文當局踩踏大陸的政治紅線,大陸必將升級制裁甚至啟動《反分裂國家法》,屆時首當其衝受到牽連傷害的還是台灣民眾。雖然目前台海緊張局勢已處於軍事衝突的邊緣,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兩岸有責任攜手努力,共同反對“台獨”冒進、規避軍事衝突風險。奉勸台灣方面不要成為美國對抗大陸的犧牲品。

  其三,兩岸雙方要在僵局之下保持適度溝通和對話。目前兩岸官方溝通管道全部中斷,民間交流管道大幅收窄,兩岸專家學者僅有的網絡視頻會議因交流場域的局限而難以收到實質性效果。在這種情勢下,彼此誤判的概率隨之增大。為此,兩岸之間需要在僵局之下保持一定的溝通管道。從理性選擇層面看,兩岸雙方都不希望在台海地區爆發軍事衝突,一旦出現軍事衝突,對兩岸人民都是一場深重的災難。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符合雙方的切身利益,也是廣大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這是兩岸攜手管控台海危機的民意基礎。兩岸應主動肩負起管控危機的使命與社會責任,為恢復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貢獻一份綿力。目前,兩岸化危為機的條件雖不具備,但可以通過共同努力,積極創造條件,為將來化危為機作應有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