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專論:德國的新價值觀不要破壞中德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1-02 00:06:52  


 
  由於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步伐太快,德國已經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德國停止煤炭生產,全面拆除核電站,完全依靠天然氣發電。可是,由於歐洲聯盟與俄羅斯的關係持續緊張,俄羅斯已經減少向歐洲聯盟天然氣出口。歐洲聯盟國家天然氣的價格一路上漲。

  儘管俄羅斯總統明確表示,希望德國等歐洲聯盟國家盡快批准“北溪2”天然氣管道輸送天然氣,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德國似乎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如果德國天然氣進口數量持續減少,那麼,德國天然氣價格將會進一步上漲,德國企業將會因此而遭受更大的損失。

  進入2022年,德國政壇似乎陷入混亂。德國社民黨牽頭組建的聯合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似乎沒有達成共識。德國總理和德國外長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方面表態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那麼,德國政府有可能會在處理對外關係特別是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方面出現更大的混亂。

  中國希望德國聯合政府意識到,加強中德經濟合作,是德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出於意識形態考慮,破壞中國與德國的正常關係,那麼,德國將深受其害。

  中國希望中德關係發展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經濟領域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實現互利雙贏;另一方面,在意識形態領域,尊重客觀事實,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之上,求同存異。

  中國願意聽取德國方面的意見,願意在人權保護等方面加強合作。中國始終敞開大門,願意隨時和德國交換意見。但是,如果歇斯底里,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強迫勞動”對中國實施制裁,那麼,中國絕對不會答應。

  過去中國為了維護與德國等歐洲聯盟國家的經貿關係,在意識形態領域很少參與爭吵。中國政府這種做法,客觀上使德國等一些歐洲聯盟國家的領導人認為,中國在人權保護方面理屈詞窮。現在看來,如果不是在真相基礎之上開展交流合作,而是在謊言基礎上進行所謂的人權對話,那麼,最終必然會是各說各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