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浙俠:烏克蘭是台灣鏡子 莫錯判兩岸時與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00:12:22  


 
  兩種結論,雖背道而行,但究其原因不難。一是東西方輿論場相差懸殊。以全球視角看,西方觀點的輿論場明顯大於東方,聲量也要高許多。屬西方輿論場範疇的台灣學者,受西方觀點影響明顯大於大陸。二是學者觀察角度不同。反本溯源,尤如觀察一棵參天大樹,大陸學者從其病入膏肓的根部觀察,得出依靠一棵大樹乘涼,不如自栽自養自乘涼的結論;台灣學者則從其觀察大樹的枝枝葉葉中得出結論:大樹之下可乘涼,“倚美謀獨”力量大。

  兩種觀察,不論結論對錯好壞,本無傷大雅,就百姓而言,不過是充實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即使偶遇“一根筋”,爭爭吵吵中也豐富了生活的多彩。就一般學術而言,也大多用於交流,拓展一些研究的思路,即使哄托一下氣氛,營造一個多元、百花齊放的研究環境,也不失為一種樂趣。然則,若學者觀點被決策層轉化為政策,這就需要有清醒的頭腦、專業的資訊甄別能力,既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戰略清醒,更需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發展定力與應對辦法,以確保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與有效性。

  對大陸而言,在百年未遇的歷史大背景下,雖兩岸統一大勢已勢不可擋,但仍不忘大國的擔當與同胞的福祉,立足於和平談判解決爭端問題,但針對美台打著模糊戰略幌子,實質勾連“謀獨”,也決不能放棄武力統一的選項。對外,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謀求世界和平的長久之道,為自身發展及解決台灣問題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內,政治上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上努力增強實力,夯實綜合國力,為解決台灣問題進一步提升軟硬實力;軍事上,做好對台軍事鬥爭準備,隨時準備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反制外部勢力干涉台灣問題。

  對台灣執政當局而言,美國成為其決策的最大底氣:對外,高舉“民主”大纛,以圖結盟謀獨拒統;對內,綁架民意,謀獨拒統。這一決策不僅得到了美國國會的大力支持,也激發出島內“台獨”勢力的幻覺。認定“大樹底下好乘涼”,借中美關係惡化之時與美國圍堵中國大陸之勢,一掃以往“一中原則”的羈絆,或明或暗小步快跑奔“台獨”。由此,“台灣”成為國際輿論的“寵兒”,國際能見度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熱度除了俄烏衝突,還有誰敢與“全球最危險的地方”爭寵?

  兩岸關係上的時與勢,是對特定時代、特定時段的特徵和趨勢的一種認識與提煉。如今置身於百年未遇的歷史大背景之中,這種認識與提煉、理解與把握,又會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業產生重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