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兩岸重磅嘉賓論弘揚中華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21-12-17 00:03:39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
 
  朱雲漢指出,中國或整個亞洲因為不同的歷史傳承,講究王道,王道的對立面就是霸道,中國文化基因不信霸道這一套,反而推崇多元一體,人類是命運共同體,高度相互依存,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犧牲旁人,這不可能長久。 

  朱雲漢說,王道是濟弱扶傾,真心去協助比自己弱小落後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能夠共生共榮,今天有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中國,是真心誠意願意合作,去創造共贏共生。

  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認為,從建黨百年到百年變局,從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七一講話到十九屆六中全會剛剛通過的歷史決議,都很鮮明的從文明之高度來總結、評價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現實。在看待中國共產黨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關係上,應拓展中國共產黨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學術空間與交流空間。今時今日,世界正處於百年之大變局,中國道路的文明屬性和特征尤其顯得緊迫,原因是西方世界看待中國的眼光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中美之間戰略意義的考量愈發影響兩國的關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和西方進行一場既針鋒相對,又有禮、有節、有利地講好中國故事已無法迴避,應努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人類文明交流,提升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台灣著名作家楊渡表示,1624年荷蘭人來到中國這段歷史對台灣非常之重要,說明海商在中國有深遠的傳統,許多海商已到台灣開始交易往來,中國海商對於整個亞洲歷史都有重大影響。從過去回顧到今日,其實東亞維持和平非常不易,需要一個穩定的、強大的力量,才能跟歐洲或其他國家維持一種軍事和平,只有維持穩定和平的東亞大局,整個東亞與中國的繁榮才可以期待。

  本次論壇由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共同承辦,中評智庫基金會、海通文教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協辦。台北分會場和高雄分會場則分別由國學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藝術研究院協辦。來自兩岸的對台學者、文化學者等逾百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了此次論壇,其中70位學者通過大會提交論文參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