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綜述:“抵制”冬奧鬧劇如何收場?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00:04:43  


 
  新西蘭和日本對待北京冬奧會的態度,比起上述國家和地區就微妙得多。由於這兩個國家同中國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十分密切,因此不願意使用“外交抵制”等字眼刺激中國。但新西蘭作為五眼聯盟成員、日本作為美國軍事控制的國家,也不敢不站在美國一邊。因而新西蘭以疫情為理由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日本則只派東京奧運會組織委員會主席,以“半官方”性質出席冬奧會。

  當然,上述國家和地區無論採取何種藉口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其實他們都明白,以他們和中國目前的關係,即使他們願意派出官員參加,中國方面是否同意都成問題,因此這些國家以“抵制”為藉口,顯得有面子,免得被中方拒絕而顏面掃地。

  二、不願抵制冬奧的國家有充分考量

  西方輿論重點分析了美國許多重要的同盟國家此次為何沒有追隨美國、抵制北京冬奧的原因,特別是法國和韓國。輿論認為,法國作為重要的西方大國,其獨立自主意識很強,不願意在對外關係上唯美國馬首是瞻。並且法國作為歐盟核心國之一,也和歐盟對華政策保持一致。美國自特朗普時代後,在打壓中國的同時也損害了美歐關係,特別是美歐經貿關係受到了特朗普貿易戰的破壞,因此歐盟希望增進對中國的經貿關係,以維護其經濟安全。2020年底《中歐全面投資協議》取得突破,眼看就要落實,歐盟卻受到美國挑唆,凍結了該協議的程序,但美國並沒有因此給予歐盟任何好處,歐盟反倒單方面蒙受中歐關係惡化的損失。故而,歐盟國家還要不要繼續在對華問題上追隨美國的強硬政策?成為歐盟各國需要三思的問題。

  韓國和中國的經貿關係更是緊密,之前韓國因為部署美國提供的薩德反導系統,而遭遇中國的全面反制,其經濟遭受巨大損失,因此當前的韓國政府吸取教訓,在對華關係上慎之又慎,不願繼續追隨美國採取挑釁行為。

  無論是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是韓國總統文在寅,都秉持自主態度處理外交事務,這兩個人平時的形象就是在美國面前保持尊嚴,因此他們明確發表不抵制北京冬奧的言論,也在情理之中。

  三、宣稱“抵制”的國家卻言行不一,徒增笑耳

  就在美國宣佈政治“抵制”北京冬奧會不久,媒體就爆出美國向中國提交18名美國官員來華簽證申請的消息,這一爆料充分顯示了美國言行不一的可笑行徑。美國官方急忙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宣稱這些官員只是為美方參賽運動員提供服務的,不是美國正式的官方代表,但美國越是辯解,越顯示出其“抵制”行動的荒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