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美對華戰略競爭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0:01:22  


 
  這意味著,面對當前拜登政府對華戰略競爭新態勢帶來的挑戰和制約,中國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優先注重國內事務,把國內的挑戰放在核心位置,繼續秉持“發展就是硬道理”的基本路線方針,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構建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的轉變,從而全力打造維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內生動力, 並最終獲得中國國家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這是因為,對任何國家而言,涵蓋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在內的綜合國力提升是一國開展對外交往和推進對外政策的必要非充分前提。

  其三,推進軍事和國防力量現代化,實現中國強軍和強國相統一。推進軍事和國防力量現代化是“四個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可以說,“軍事和國防力量強,則國強;國強則必然軍事和國防力量強”。這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歷經“落後就要挨打”的近現代史的歷史教訓和經驗總結。對此,習近平深刻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 所以,推進軍事和國防力量現代化,實現中國強軍和強國相統一,從而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可謂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和戰略支撐。

  再者,在一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時沉渣泛起的百年大變局時代,當大國之間的競爭或者對抗導致國際集體安全機制失靈之時,構成該體系單位的各主權國家衹能基於實力原則把軍事力量及其安全視為“國際政治的最後手段”。 這是因為軍事力量依然是國家在21世紀極其重要的權力來源,其運用方式不僅塑造著主權國家的政治考慮,也提供著有助於形成最低限度秩序的框架。 因此,“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全面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 既是新時代中國推進強軍事業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責任擔當。

  其四,加強中美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弱化中美戰略競爭的溢出效應。當今世界不僅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同時也面臨世紀新冠肺炎疫情反復跌宕、核擴散、氣候變化和技術顛覆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和挑戰。因此,在一個發展與挑戰並存的全球性國際社會,面對共同的全球性問題與挑戰,任何國家和地區若要全然退出或者獨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而要有效應對和系統防範,國際社會就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加強國際合作。

  正如習近平指出:“人類面臨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鬥都無法解決,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 中美兩國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肩負著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國責任,在涉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上更是責無旁貸。雖然身處中美戰略競爭的大國博弈時代,但中美兩國依舊存在推進雙、多邊國際合作的領域和訴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美兩國合作內容豐富而深遠,其關鍵之處就在於戰略權衡和取捨。就當前中美關係來說,在弱化中美戰略競爭溢出效應的同時加強中美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不失為一種二者兼顧的戰略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