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中國評論》月刊第317期內容介紹

2024-05-12 00:12:28
《中國評論》第317期目錄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海涵)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317期《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5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共刊發20篇文章,涵蓋台灣、兩岸、港澳、國際、經濟、文化等議題。

  本期“專題”欄目聚焦第二次“習馬會”,刊發了《習近平“習馬會”講話是對台政策重要宣示》《習近平“習馬會”講話引領兩岸關係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兩岸雙贏——習近平涉台重要講話學習體會》三篇文章。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義虎在《習近平“習馬會”講話是對台政策重要宣示》一文中表示,習近平重要講話承續2019年1月《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重要講話、二十大報告涉台部分的基本精神、基本脈絡,是十八大以來第三個非常重要的、帶有標誌性的對台政策講話,是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又一次系統而生動的論述。講話通篇以“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為主旋律,以“四個堅定”為核心論述,格局宏大、胸懷寬廣、氣勢恢宏,同時立意深刻、言近旨遠、語重心長。講話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實際上是站在中華民族整體和中華民族復興高度論述大陸對台政策,提供了在中華民族這個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框架看待兩岸關係發展的視角和方法。對“中華文明”、“中華文化”著墨很多、很重,是這個講話的重要基調和底色之一。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嚴安林在《習近平“習馬會”講話引領兩岸關係發展》一文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會晤馬英九一行的重要講話,全面論述了中華民族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之間的關係。這是習總書記歷來涉台講話中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入地論述兩岸關係與中華民族之間關係、台灣問題與民族復興之間關係及其重要意義的篇章。四個“堅定”及其中關鍵詞與高頻詞,如“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與“共同”、“兩岸青年”等,是維護中華民族利益與兩岸同胞福祉和推進國家統一的科學指引,對於當今與未來兩岸之間交流的開展與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將產生巨大的指導與引領作用。

  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兩岸雙贏——習近平涉台重要講話學習體會》一文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特聘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生柯娟娟表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遭遇嚴峻挑戰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提出了以中華民族為主題詞的“四個堅定”,再次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華民族”這一概念與一般意義上的“民族”有著明顯的不同,“中華民族”更接近於多民族構成的“國族”概念。中華民族是5000年華夏文明共同體的近現代表達方式,海峽兩岸都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情懷可以為兩岸擱置爭議、追求雙贏提供有力支撐。海峽兩岸要以彼此欣賞、彼此珍惜、彼此包容、彼此肯定的新思維,求同存異,共同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本期“台灣”專題刊發了《從2024選舉看台灣青年世代群體畫像》《從2024選舉看台灣世代交替與政治變遷》《台灣政治板塊“碎片化”及對島內政治生態影響》三篇文章。

  在《從2024選舉看台灣青年世代群體畫像》一文中,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黃裕峯表示,2024年台灣選舉產生新的政治格局,台灣民眾黨成為討論焦點。本文梳理出柯文哲與民眾黨的主要支持者群體是青年世代,並從他們的成長環境、媒介接觸、兵役經歷、教育改革、人口結構、婚姻狀況、醫療保障到文化記憶共八個維度進行梳理。研究揭示,台灣青年世代成長於社會急劇轉型期,受多重因素塑造,形成複雜多變的群體特性。政治上,他們立場的不穩定可能加劇分裂,對社會凝聚力構成挑戰;在兩岸關係層面,受媒體輿論影響,他們展現出矛盾的心理狀態;心理上,雖享有醫療等福利, 但面臨人口老齡化、醫保赤字等問題,感到迷茫和焦慮。他們的行為邏輯反映出對現狀的不滿與探尋出路的想法。描繪台灣青年世代的群體畫像,可為理解台灣社會的當下與未來提供參考。

  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講師、東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曉笛在《從2024選舉看台灣世代交替與政治變遷》一文中表示,2024年的台灣選舉反映了民意基礎的世代交替、兩大黨的選舉優勢分層固化以及票倉空間移動三個政治變遷現象。具體而言,世代交替將民主世代推向政治前台,而這將推動台灣政治文化轉變以及政黨體系的局部變化。選舉優勢分層固化促使民進黨“中央化”和國民黨“地方化”,進而導致科層體系內部的縱向對立。票倉空間移動意味著兩大黨的票倉地理分佈,由傳統的“南北”劃分轉變為“東西”布局。三種政治變遷不僅深刻影響島內政治生態,還會增加未來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為應對上述變化,大陸應該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深化台青工作,創新政黨交流機制以及加強兩岸基層交流。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溫天鵬在《台灣政治板塊“碎片化”及對島內政治生態影響》一文中指出,近年來台灣政黨政治生態呈現政黨支持度游移、傳統政治勢力分化重組、藍綠之外第三勢力崛起的新趨勢,台灣政治板塊中出現了“碎片化”現象。2024年台灣選舉結果顯示,當前台灣社會民意相比以往已出現顯著變化,由此引發台灣政治結構出現重大轉變的跡象,深刻衝擊到傳統藍綠二元政治結構。該文從政黨主體、政治動員、價值訴求等三個維度剖析台灣政治板塊“碎片化”現象,從而探尋由此引發對台灣政治結構及政黨政治產生的影響,以及未來台灣政治生態發展的趨勢。

  本期“兩岸”欄目刊發了《民進黨無法迴避兩岸統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偽命題帶來的真問題:論“法理台獨”現實危害》《兩岸企業合作發展路徑方式變化與前景》三篇文章。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朱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夏佳慧、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講師蔡禮輝聯合發表了《民進黨無法迴避兩岸統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一文。該文表示,2024年民進黨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其未來政策引人關注。民進黨在制定兩岸政策或提出政策訴求時需要面對一些無法迴避的真實情況,包括:地理上台灣與大陸最近、歷史上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政治上國際社會不承認台灣是國家、法理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的主權、經濟上兩岸統一有利於實現帕累托改進、社會上大陸民意不允許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文化上中華民族向來有反對分裂國家的傳統、邏輯上和平與分裂相矛盾、政策上“一國兩制” 最具彈性、趨勢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求國家完全統一。該文運用人文地理的視角,從十個方面闡述了台灣與大陸統一的合理性與必然性,這也是民進黨當局制定政策時無法忽略的真實情況。認清現實、回到國家統一方向才是唯一正確選擇。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段磊、武漢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熊鴻亮聯合發表了《偽命題帶來的真問題:論“法理台獨”現實危害》一文。該文指出,“台獨”分裂勢力認為,在台灣地區“法律”,尤其是“憲法”層面正式宣告“獨立”, 對於“台灣”成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具有尤為關鍵的構成性意義。大陸學界也多從這一角度認識“法理台獨”的現實危害。然而,從學理推導之,台灣當局始終是仰賴更高權威存在的叛亂政權或地方當局,台灣並不具備“國家資格”,台灣也不可能通過非法、無效的“單方獨立宣言”取得“國家資格”,因而“法理台獨”在目標意義上注定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偽命題”。鑒於狹義的“法理台獨”仍會提供國家分裂的前提性要件、使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廣義的“法理台獨”還會持續誤導台灣民眾國家認同、對國際社會輸出錯誤“台灣現狀”認知,“台獨”分裂勢力為實現“法理台獨”目標而實施的行為及其危害後果構成我們在反“台獨”鬥爭中需密切關注的“真問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夢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特聘教授李非聯合發表了《兩岸企業合作發展路徑方式變化與前景》一文。該文表示,兩岸企業合作發展的路徑選擇因合作企業所掌握的資源不同而有所差異。兩岸企業合作創新是企業合作發展的根本出路,轉型、升級、轉移等方式已成為兩岸企業合作發展的主要選擇。由於兩岸企業合作是企業適應經濟環境發展變化而做出的一種應對措施,基於合作動力機制,兩岸企業採取某種政策措施推進企業合作發展的目標,並產生影響企業發展、產業發展和區域發展的經濟效應。

  本期“港澳”欄目刊發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數據跨境流動規則的構建與協調——以歐盟和美國經驗為鏡鑒》一文。該文作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談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探索我國金融數據跨境流動規則的獨特優勢,但目前尚存在遵循制度不同、標準差異較大、制度銜接較差等法律難題。探尋外國經驗發現,歐盟涉及多關境、多司法區, 美國則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二者的金融數據跨境流動共享規則,對於大灣區具有鏡鑒價值。在金融數據跨境流動共享的立法理念上,歐盟強調個人數據嚴格保護基礎上的跨境流動或共享,美國則強調共享基礎上的個人數據權利保護;在金融數據跨境流動共享的監管模式上,歐盟是主動型監管,美國是限制型監管。二者的共性規則有:金融數據流動共享“知情-同意”規則;明確的金融數據流動共享者法律義務與責任;高效協調的金融數據流動共享監管機制。歐盟和美國的經驗能給大灣區帶來防範個人金融數據流動共享法律風險、構建金融數據流動共享法律規則、協調金融數據流動共享監管機制等方面的啟示。大灣區需要強化金融數據管理制度的對接、提升金融數據跨境流動的法律保護水平、構建金融數據流動聯合監管機制。

  本期“南海”欄目刊發了《中國與東南亞南海聲索國雙邊漁業合作路徑與挑戰》《賴清德執政後台灣可能的南海政策走向與風險》兩篇文章。

  海南師範大學南海區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澤民發表了《中國與東南亞南海聲索國雙邊漁業合作路徑與挑戰》一文。該文通過梳理我國與東南亞聲索國的雙邊漁業合作實踐,總結不同漁業合作路徑安排,探討不同合作安排對繼續深化漁業合作的影響,同時分析東南亞聲索國有關漁業合作的立場,認為東南亞聲索國主張的“漁業合作”在不同場合具有不同的內涵,影響了漁業合作的深化,最後提出進一步推進雙邊漁業合作的思考。

  在《賴清德執政後台灣可能的南海政策走向與風險》一文中,福建省委黨校副教授陳本鏗表示,2024年1月賴清德當選。民進黨當局未來的南海政策備受關注。短期內,賴清德會追隨蔡英文路線,南海政策可能“蔡規賴隨”,但長期來看,仍有待觀察。賴清德上台後,可能以“海洋思維” 推動“海洋政策”,會否形成南海海疆風險挑戰,值得警惕。

  本期“國際”欄目刊發了《聯合國系統內各機構適用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實踐研究》《俄烏衝突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影響》《1988年以來緬甸外交政策:調整與本質》三篇文章。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宋傑、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博士研究生鄭和英聯合發表了《聯合國系統內各機構適用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實踐研究》一文。該文表示,自聯大第2758號決議通過之日起,聯合國系統內各機關及其附屬機構、聯合國各專門機構就一直在實踐中遵循和踐行該決議,確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沒有單獨法律地位。聯合國系統內的相關實踐同時還產生了“溢出”效應,影響到其他國際組織有關台灣問題的相關實踐。我國有必要重視利用聯合國的既有實踐,重視對第2758號決議的解釋、適用和宣傳,這樣不僅能正視聽,還有利於在聯合國系統內有效應對和化解台灣“國際空間”問題所帶來的挑戰。

  西安交通大學法學博士、專業技術一級警司、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山東司法行政學院)司法行政系講師袁博在《俄烏衝突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影響》一文中表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轉型升級。然而,俄烏衝突對全球治理產生了一系列消極影響,使理想的全球治理與現實中落後的治理體制機制的反差愈加強烈。在俄烏衝突的刺激下,中國構建包容性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合作機制受限,維護全球安全治理法治體系的立法供給不足,支持聯合國多邊系統改革的敏感領域擴大。在未來,中國應將提升國際法治話語權作為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關鍵點,以法治化的方式在全球經濟、安全治理以及聯合國多邊系統改革中發揮制度性引領作用,以化解俄烏衝突的不利影響,使全球治理朝著理想的治理模式邁進。

  在《1988年以來緬甸外交政策:調整與本質》一文中,作者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楊芳芳表示,自1988年以來,緬甸的對外政策從“親密友華”轉變為“大國平衡”外交。本文旨在揭示緬甸調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動因、內在邏輯和演變機理。首先,無論是新軍人政府還是議會政府,融入國際社會並獲取投資援助一直是緬甸外交政策調整的根本動因和出發點。其次,保持外交上的靈活性並儘量與各大國保持友好關係是緬甸對外交往的內在邏輯和傳統政策。第三,緬甸外交政策的演變機理是國內政治變遷引發國際環境變化,二者相互作用從而引發緬甸對外政策的調整。雖然緬甸的國內政權性質對其外交政策有一定影響,但二者並非直接相關。緬甸在面對西方壓力時傾向於親近中國,壓力減小時回歸中立,這種搖擺體現了緬甸對外關係自主性和根據形勢自主調整外交政策的能力。

  本期“經濟”欄目刊發了《中國宏觀經濟短期走勢與中長期前景》《美國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脫中融美”分析》兩篇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在《中國宏觀經濟短期走勢與中長期前景》一文中表示,中國宏觀經濟的短期走勢在新冠疫情後復甦,但自發復甦的速度較為緩慢,以至於面臨總需求不足與負向產出缺口。如果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能夠繼續保持寬鬆態勢並適當擴大寬鬆力度,且各部門各地區之間能夠有效加強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中國經濟增速就有望實現5.0%的目標。中長期前景方面,中國經濟面臨經濟周期性下行的壓力,必須實施更具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還要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並且通過新一輪改革開放舉措提振新質生產力、提高經濟增長效率。

  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台灣法研究所副所長黃繼朝和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符海詩聯合發表了《美國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脫中融美”分析》一文。該文表示,中美經濟競爭新形勢下,鑒於台灣地區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國力圖通過操弄“台灣芯片牌”加強對台灣半導體經濟的影響控制,加速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脫中融美”,以提升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競爭優勢。綜合來看,美國操弄“台灣芯片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迫壓台積電為代表的先進芯片製造產能向美國轉移,增強自身供應鏈韌性與供應鏈安全;其次,以“共享”“合作”為名,將台灣半導體產業納入美國構建的“半導體供應鏈聯盟”,打造美台半導體“戰略夥伴關係”;最後,施壓台灣芯片企業對中國大陸進行技術封鎖,以服務於美國在技術領域對中國的“聯盟圍堵”策略。

  本期“文化”欄目刊發了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副教授曾昱的《閩南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路徑探索》一文。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創造的優秀地域文化。閩南文化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傳承性等特點,是構建兩岸同胞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支點。本文提出通過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延續閩南文化的傳承性和創新性;持續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多元化、系統化和精品化,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搭建閩台兩地青少年交流交往平台,提升台灣青少年文化認同等途徑促進和深化兩岸閩南文化交流。

  本期論壇欄目刊發了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思想者論壇:習近平“習馬會”重要涉台論述解讀》全文實錄。本期思想者論壇由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主持,評論員有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中評智庫基金會副執行長、中國評論通訊社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林艷,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編輯委員束沐。

  本期“動態”欄目刊發了中評社記者林艶撰寫的《馬英九題贈中評:溝通兩岸 促進和平》一文。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中國評論》2024年5月號,總第317期。

  《中國評論》月刊1998年在香港創刊,目前已被中文期刊目錄中影響力最大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為來源期刊(2023-2024)。同時,《中國評論》月刊還是當前唯一一份兩岸都特許公開銷售的核心學術期刊。月刊以“溝通兩岸、融匯中華”為宗旨,以完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理論為己任,以推動香港“一國兩制”理論創新為內涵,以命運共同體思維重構中美及東亞安全理論體系為特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