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中評專論:若特朗普當選 印度憂大於喜

2024-05-05 00:31:35
如果特朗普再度上台,美印關係可能降為一般關係。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隨著美國總統選舉臨近,現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分別贏得了各自黨內初選。如果不出意外,特朗普大概率會當選美國總統。如果特朗普今年當選美國總統,可能會重新繼續對外國商品徵收關稅,包括對印度產品的徵稅,美國並不在意印度或將採取對美國產品也增加關稅的反制措施。

  2021年拜登上台後,在其外交戰略構想中,期許印度可以在“印太”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特朗普執政時期通過對印度軍售,加強印度作為美國主要防務合作夥伴的自我防禦能力,遏制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在“印太”地區維持有利於美國的勢力均衡。

  如果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將以振興美國經濟、振興美國製造業為中心。特朗普大概率不會繼續拜登政府在亞太地區,尤其是台灣問題上的激進政策,因為這並不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戰略思想。但美國兩黨已經達成共識,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全球戰略競爭對手”,所以中國所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也不會有所減弱。隨之印度在美國未來全球戰略中的作用可能也不會像拜登時期那樣重要。

  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印合作仍面臨多重挑戰:在經貿領域:美印貿易摩擦將進一步增多,美國對印度產品的關稅將進一步增收;在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美國可能不願意與印度分享尖端技術,兩國聯合技術開發和創新夥伴關係也將受到立法、政策制定、法律監管方面的限制;在防務合作領域,美、印雙方需要妥善處理法律法規問題,有效實現技術突破;在印太地區安全方面,特朗普可能會鼓勵和支持印度在台海危機、南海爭端中發揮更多的作用,但特朗普不會向印度提供最新式的武器裝備與最先進的軍事技術。

  如果特朗普再度上台,美印關係可能降為一般關係,特朗普更多關注的是國內經濟,提升美國國內白人生活水平,以及如何從印度獲得更多利益,特朗普深知印度的惰性特質,不大可能提升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地位與作用,這樣可能促進莫迪政府主動緩和和改善中印關係。

  針對特朗普可能當選的情況,印度也會借機擺脫美國影響,尋求更大的國際空間和更多的戰略自主權,從而可能導致美印關係的重新調整,並影響到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略格局。

  如果中美在台海爆發衝突勢必會衝擊印度出口、半導體供應,以及印度海底電纜通訊安全等問題。因此,台海問題將可能成為印度與美國、印度對華討價還價以及印度利用台海問題在國際事務中提升外交影響力的“完美平台”。

  特朗普在四年總統任期內改變了共和黨在內外政策上的諸多立場,更多共和黨選民支持其認定的保守理念,支持激增的財政支出與赤字、貿易保護主義。

  印度希望借助美國的力量來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意圖隨著特朗普的當選可能散去,美印之間的安全合作也可能進一步減弱。儘管在拜登執政時期,加強美印之間的科技合作被置於發展美印關係的首位。但若特朗普上台,可能會淡化美印科技合作。

  在中美競爭不斷加劇的國際環境下,印度採取的平衡策略旨在最大程度地保護自身的國家利益,避免在大國之間的競爭中受損。

  中、印兩國間存在長期的邊境爭端,這一爭端在某些時候導致了兩國關係的緊張。這些邊境爭議源於歷史遺留問題,涉及兩國邊境線的多個地區。由於雙方在主權問題上的堅持,邊境地區時常爆發摩擦。印度對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海上力量的增強表示擔憂。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及其在印度洋的港口投資引起了印度的關注。中國與巴基斯坦深化的防務合作也增加了印度的戰略憂慮。

  因此,隨著美國大選的日趨臨近,印度的外交政策呈現出了自相矛盾的兩難境地,印度既想與美國結盟,又想在印度洋上與中國爭奪影響力,這種非理性做法,使印度在國際上失去了信譽與尊重。

  印度不再滿足於被動接受國際秩序,而是希望主動塑造和影響這一秩序。這種轉變在展現印度自身實力的同時,也挑戰美國全球治理能力。

  自美日印澳四方機制正式形成後,美國對印度的政策發生了巨大調整,一方面不放棄利用內政問題敲打印度的傳統,同時為了拉攏印度,又非常注意分寸,儘量避免刺激印度,而印度也清楚知道自己對美國的“戰略意義”。

  儘管印度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放棄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它仍舊在尋找與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平衡點,以維護與俄羅斯的長期戰略夥伴關係。

  總體來看,若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美印實質性關係發展可能止步,但美印共同對付中國的戰略意圖可能會進一步增強,尤其特朗普希望其他國家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但囿於印度的經濟實力,印度可能淪為美國全球戰略中一個次要的棋子。因此,若特朗普當選,對印度而言憂大於喜。

  (作者:胡志勇,上海社科院研究員、雲南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