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新聞

中評觀察:香港“走塑” 市民困惑需應對

2024-05-04 00:38:29
(特區政府製圖)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4月22日開始實施,食肆、零售店和酒店賓館銷售或供應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將受到管制。當日起,所有發泡膠及即棄塑膠餐具堂食全面禁止供應,亦不能銷售;而外賣同樣禁止使用發泡膠餐具、膠飲管、膠刀叉、膠匙、膠碟等,但膠杯、膠杯蓋、膠碗、膠盒仍然可以使用,商戶亦可以繼續售賣。酒店則禁止免費提供洗漱梳妝用品,如膠柄牙刷、塑膠包裝牙膏、浴帽等。筆者觀察,政策實施一周以來,香港社會在整體接受環保理念的大前提下,正努力對“環保”的新生活方式進行摸索和適應。筆者認為,政府有需要加快做好配套並發佈更清晰的指引,在“以民為本”的基礎上引導香港社會走向環保新階段。

  這個被香港社會簡稱為“走塑”的新政策從4月22日開始實施,有六個月的適應期。環保署表示,會採取循序漸進的執行模式,讓業界慢慢順利過渡。筆者觀察,“走塑”一星期以來,香港社會對政策討論熱烈,但焦點並非對政策的支持與否,而是在具體操作和實際應用中遇上困惑。

  例如,“走塑”政策實施後,從不少媒體報導及社交媒體討論區可以看到,有市民用紙質的湯匙吃糯米雞,一舀就軟塌;裝帶湯汁食物的外賣盒紙碗蓋會溶化。有日式連鎖超市將透明壽司盒改為用密實紙盒,顧客無法看到盒內的食物,被網民揶揄“壽司盲盒”。近期香港連日暴雨,因商場一改往日習慣、不再派發雨傘袋,而雨傘除水器又未普及,不少顧客雨傘滴水進入商場,清潔人員擦地不及,令市民討論擔憂增加滑倒受傷的風險。

  “走塑”後的非塑膠即棄餐具替代品質量也成為“城中熱點”。環境保護署成立的“綠色餐具平台”4月25日召開展示會,邀請4間餐具供應商展示使用環保餐具。大部分示範餐具都可正常使用,但有供應商在示範用竹刀叉切牛扒肉時,竹叉“1分鐘內斷2次”,直到使用第三支竹叉才能順利完成切肉,被網友笑稱“公關災難”。也有餐廳受訪表示,已轉用可降解的粟米澱粉環保餐盒,但裝魚類等大件食物則仍需使用塑膠餐盒,因為量較大的塑膠餐盒現時仍未有合適的代替品。

  筆者觀察,一方面,社會對於替代品的使用感受不算非常滿意,例如用紙質吸管無法刺穿杯裝飲品的膠膜;紙質餐具在熱飲及湯水中變形;木餐具無法承重切肉等等。這體現環保餐具仍處於起步階段,政策比配套“走更前”,配套尚未跟上需求。

  另一方面市民對於替代品的安全性仍然有疑慮。例如,紙質或其他材質餐具,是否有完善的耐熱性標準,是否會遇熱、遇液體融化變形過程中釋放某些物質?正如有受訪者對香港報章所言,“畢竟塑料的標示較為明確,但對替代品的性質就並無瞭解。”就最近網上掀起一些有關環保餐具衛生安全問題的討論,一般人難分辨真假,包括紙質及木質餐具的黴變問題、環保餐具表層是否添加不健康化學物質等等,當局必須高度重視,適時進行澄清應對。

  第二,社會對“走塑”執行主體的定義,也有些不明所以。“走塑”第一星期,坊間的討論包括:超市及美食廣場出售的食物是否等同外賣、是否可使用膠制餐具?商場內的美食廣場在顧客購買食物後,若顧客坐在商場提供的枱椅進食,究竟是視為外賣還是堂食?到底應該用膠盒還是用紙盒?官方由食環署到環境及生態局皆有不同說法,令人愈聽愈糊塗。難怪有議員直言,不如相關部門召開記者會統一解惑。

  第三,首階段“走塑”新法例下,不少餐廳改為在外賣的時候把餐盒和塑料袋分別收費;酒店不能免費提供膠柄牙刷、膠梳、膠樽裝水等用品,有酒店至今仍未找齊替代品,需要收費提供。這些“有形的”消費增加,又令消費者直觀感受是“走塑就是多收錢”。

  筆者認為,“走塑”議題在香港社會討論多年,市民基本上都瞭解塑膠垃圾不易降解,對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有害,香港社會總體在認知及理念上是支持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對於減少使用即棄塑膠已經達成共識。但在改變社會習慣的初期,市民需要清晰的指引、盡量多元且不過於增加成本的替代品作為支持。

  港府及相關機構可在商業配套上多下功夫,多與供應商溝通,找尋更多適合本港商戶的綠色餐具應市。同時,港府要主動出手打通各環節,串聯不同持份者,確保配套工作完善,提升消費者體驗。

  指引方面,政府要做好政策解說,澄清誤解。其中的關鍵是政府各部門統一政策理解,港府宜統一發放訊息,以便民便商為大原則,以務實及安全作為主要考量,切忌不同機構部門各說各話,讓社會無所適從而對政策產生排斥心理。

  另一方面,市民願意為環保改變生活習慣,但環保一定不可犧牲市民健康。正如社會不少聲音所呼籲,港府不能輕視網上有關環保餐具衛生安全的討論,一方面要加大正確信息的宣傳,消除市民顧慮;另一方面更應加強篩選、監測及規管,從環保餐具的生產到選用,都應有專業、科學、嚴格的監管辦法,過程需公開透明,並且制訂具有法律後果的違規懲罰機制,並公之於眾,讓社會放心。

  筆者認為,環保不應成為商家和消費者“增加成本”的矛盾點,環保不應等同於增加消費。長遠來說應完成源頭環保,要構建出一條建造、使用、消耗及降解完善的環保鏈條,而非將責任都壓在鏈條尾端的消費者身上,才是“可持續”愛護地球的根本之計。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