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中評論壇:兩岸關係重大變化與趨勢

2024-05-06 00:09:07
與會者合影
李風
郭偉峰
劉瀾昌
李劍諸
羅祥喜
楊明勳
束沐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中評智庫基金會不久前在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舉辦座談會,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郭偉峰、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中美交流基金會政策顧問李劍諸、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羅祥喜、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部主任束沐、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楊明勳與會。座談會由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所長李風主持,與會者圍繞目前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與未來趨勢,各自給出了獨到的見解。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以《思想者論壇:兩岸關係重大變化與趨勢評估》為題,詳細刊登了與會者的觀點。文章內容如下:

      李風:對台海新變局的看法和感受

  台灣今年初進行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獲取四成選票,在不獲多數民意支持的情況下當選台灣領導人。兩岸關係由此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未來一段時間內,台海局勢將更加複雜嚴峻,台灣未來政治走向必須引起高度關注。

  結合不久前召開的大陸對台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我重點談兩點看法和感受。

   必須堅決打擊“台獨”分裂  消除祖國統一隱患

  目前,台海局勢風高浪急,充滿風險。隨著“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以及“獨上加獨”的“賴蕭配”上台,甚至在蔡英文與賴清德交接權力的時間檔口,“台獨”勢力向大陸進行各種挑釁的可能性大為增加,美國反華勢力也會加緊向“台獨”勢力下指導棋,“台獨”也樂於配合美反華勢力,反中抗中將掀起一輪新的高潮。因此,台海不僅波濤洶湧,甚至有出現驚濤駭浪的可能。
  今年2月下旬召開的全國對台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堅決打擊“台獨”分裂。3月5日,李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總體而言,大陸對台政策核心,是“打擊”台獨,推動統一,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大陸對台戰略將謀定而後動,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轉向堅決打擊“台獨”分裂,“打擊”二字肯定意味著行動面居多。

  面對“台獨”挑釁,最好辦法是:以行動說話,用綜合國力說話。全方位打擊“台獨”,盡顯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特別應運用對台工作合力,堅決打擊“台獨”分裂挑釁,政治上、軍事上、外交上、經濟上要打擊,法律、社會心理等層面也要打擊,對“台獨”勢力不留任何情面,不給“台獨”分裂留下任何空間,同時堅決反制外部干涉。

  14億多中國人民,團結全球華人華僑包括認同“九二共識”的台灣政治力量及求發展、求和平、求穩定的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分裂,堅定推動祖國統一進程,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在強大政治攻勢及壓力下,徹底孤立“台獨”分裂勢力,讓他們無路可走,讓他們真正嘗到苦頭,讓他們走向最終失敗的命運。

   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掌握實現祖國統一的戰略主動

  孫中山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為了台灣回歸,大陸方面也已準備了75年,現在應是大力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重要時間點了。今年大陸對台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對祖國統一緊迫感明顯增強,“祖國統一”四個字多次出現。李強總理特別強調,“堅定不移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統一與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密切相關,統一是正道,“台獨”是逆流。“台獨”愈急,統一愈快。我們應該進一步堅定祖國統一的信心,盡最大可能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也要做好運用各種手段包括非和平手段,推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偉大目標。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江山,是中國的領土,寸土寸金,國之主權,絕不容許任何勢力將台灣分裂出去。祖國統一是國之大事民族大業,是當代中國人肩上偉業,應時不我待擔當起來,矢志不渝,衹爭朝夕。

  現在的世界憑實力說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要靠強大的實力。有了強大的國力和軍力,祖國完全統一才有可能,才有保障。和平統一也要有軍隊作堅強後盾,沒有“兵臨城下”,沒有“四面楚歌”威懾力,哪能和平統一?衹要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打擊“台獨”和外部干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提升對台工作合力,祖國統一進程肯定將大大加快。

       郭偉峰: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處在重大變化中

  論及兩岸關係的重大變化之前,首先要認識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方面。我認為,大陸的和平統一方針政策沒有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這從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對台工作會議精神就可以得知,衹要大陸方面提出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平統一就還有機會。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兩岸的和平因素存量不斷減低的時候,武力解決因素的增量則在不斷提升,此消彼長,就會導致兩岸關係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這是不容低估的趨勢變化。

  兩岸關係如果發生根本性變化,關鍵就得在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上發生根本變化。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又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作了界定:“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兩岸關係之間必須存在一個中國的共識與原則,有了這樣的內涵,兩岸關係才有和平、才有發展。

  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之後,在長達8年之中不承認“九二共識”,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導致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處在了不確定的變化階段中,一中原則不斷被扭曲、被弱化和被放棄。兩岸之間不僅因此失去了信任,還導致敵意螺旋不斷上升。號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當選之後,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很有可能從底線被踐踏進入極限被衝破的高度變化風險階段。
  如廈金水域“2·14惡性撞船事件”,因為兩岸關係的互信基礎蕩然無存,從一開始就不是純粹的執法糾紛,從動機到效果,都是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的極限被故意衝擊。台方予人感覺是要把所謂的管轄權上升為“主權”,偷渡“兩國論”,陸方衹好中止廈金水域中台方自己單邊劃定所謂的限制、禁止水域,其實是在遏制台方的分立企圖,力保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不發生根本變化。

  由是可知,台方如果企圖以治權來取代“主權”,以法理來謀劃“台獨”,以劃峽而治、劃域而治為實施“兩國論”的手段,必然會招致陸方的高度警惕與堅決遏制。一旦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發生顛覆性的重大變化,武力解決“台獨”問題是大陸方面唯一選擇與對策。所以我們清楚知道,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中的一中原則如果消失,兩岸關係就必定進入《反分裂國家法》實施的時段。

  挑釁兩岸關係根本性質的力量在島內不僅僅是民進黨獨具,台灣政黨政治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也會導致島內形成更大的破壞和平發展、破壞和平統一的阻力。今次選舉之後,台灣政黨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一,民進黨第一次進入第三個執政任期,儘管實力在遞減中,但是呈現執政長期化態勢,而且是以服務基本盤為治理思維,所以反對“九二共識”是其必然選擇。其二,台灣政黨政治首次從“二元對立”進入“三元並立”的階段,因為白色力量的崛起,長期形成的藍綠對決的基本態勢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是白營對“九二共識”的認識仍然處於迴避甚至拒絕之中。其三,近年以來國民黨內部出現“棄道擇術”的政治傾向,對“九二共識”產生畏懼心態,對“台獨”言行的鬥爭變得軟弱,這樣發展下去必會動搖原有的國共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國共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就是兩點: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論斷,“民心政治”由此成為治國理政的新常態。因為從事涉及兩岸關係的新聞傳播工作,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兩岸必須統一從來就是最大的民心民意,和平統一是大陸同胞公認的最佳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陸實力的崛起,以及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進程所需,儘快、儘早解決台灣問題的要求從民間呼聲已經進入大陸的“民心政治”核心範疇。如果台方不僅背道而馳,還企圖採取武力手段實施“台獨”,那麼,兩岸關係一定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是兩岸關係最重要的變化趨勢!

      劉瀾昌:“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再思考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組成部分,來自有源,承傳有序,與時俱進。根據今年台灣領導人選舉過程及之後的形勢新變化,如何有效地發揮島內人民群眾的作用,扭轉不利趨勢,堅定不移打擊“台獨”,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需要實事求是地再思考。

  這次台灣領導人選舉,可以看到幾個新的特點:第一,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加嚴密控制;第二,島內青年對大陸對台的各種措施,包括軟硬措施,總體上無感的不少;第三,大陸對台予以優惠等方面的經濟力並未能有效轉化為政治力,這點在投票上反映尤為明顯。

  實現和平統一,無疑必須集合兩岸人民的強大意志,而在台灣一方,人民必須是基礎,也必然是推動和平談判的主體。衹有絕大多數島內人民凝聚意願,兩岸和平談判才有機會展開並可獲得最後的成果。

  事實上,台灣政治已完全進入“選舉政治”時期,人民群眾成為各種政治勢力爭奪的“選票”。對台工作,也必然對此不可忽視。從某種意義上說,“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也體現於此。目前,民進黨連續三屆執政且有可能長期執政,如何切實改進對島內民意工作的有效性,化“獨”為統,扭轉不利形勢,迫在眉睫。

   破壞“藍白合”  美國成功干預2024台灣選舉

  第十六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搭配“頑固的台獨分子”蕭美琴,僅以四成的得票勝出,以“台獨”為黨綱的民進黨繼續執政。台灣選前的民調還是很準,“與事前的台灣六成人要下架民進黨的民調,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吻合。不過,結論其實不是民進黨贏了,而是美國贏了。美國的干預成功了,基本上整個選戰的戲碼,都是按照美國的劇本走。
  選舉開打,美方就不諱言,儘管綠藍白三個候選人都表示親美,都要到美國“面試”,但是白宮的第一選擇還是民進黨,因為國民黨還是與北京走得比綠白都要近,存在美國不能控制的變數;相反,賴清德和柯文哲則都是美國可控的。尤其是,美國在和中國大博弈中,“以台制華”還是最有效而成本最低的一張戰略牌。故此,美國的佈局還是要讓民進黨繼續執政。

  偏偏,已經執政八年的民進黨纍積了相當的民怨,拜登政府要達到目的,必然要破壞和分化在野力量。郭台銘是美國的第一張牌。

  郭台銘已不是國民黨員,四年前他和韓國瑜相爭已經令到藍營人士對他不滿,而且在台灣“仇富”社會氛圍中他不可能勝選。不過,郭台銘還是堅持要參選,不但要參加國民黨的初選,而且在輸給侯友宜之後還堅持“連署”支持者參選,還害到國民黨籍議長周典倫因為“買連署票”被拘。郭台銘完全不合邏輯的行為,始終引起藍營和台灣有思辨能力之人的懷疑,選前傳播著各種有關他與美國關係的傳言,雖然消息都未能證實,但是郭台銘的作用是在藍營中“攪局”,則是無疑的。

  美國的第二張牌,就是破壞“藍白合”。衹要藍白合成功,民進黨必輸無疑;反之,藍白不合,賴清德躺著選都能贏。那麼,白宮要破壞藍白合的功夫放在哪裡?主要放在柯文哲身上。台灣人都相信自從柯文哲到美國“面試”,就被“下藥”了。就在藍白簽了六點協議當晚,柯文哲公開承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當天打過電話給他,並稱美國的“關心很正常”。

  總之,這次美國控制台灣大選的關鍵點在於破壞“藍白合”,而他們成功了。

   國民黨走向民進黨B隊  台灣支持統一的力量在消減

  在選舉中,大家看到,戰鬥藍趙少康都宣稱“反共”。而最積極推動“藍白合”的馬英九,竟在12日晚侯友宜最後的造勢大會沒讓上台。事前,侯友宜就和馬英九作出“切割”,聲稱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和他的不完全一樣。那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馬英九在接受“德國之聲”時說,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要相信中國領導人,要相信大陸方面是真心實意希望和平統一的。

  馬英九的話一點兒都沒有錯,但是侯友宜及國民黨的團隊一見到民進黨抹黑炒作,就腿軟了,就跟著民進黨“拿香拜”,跟著民進黨的調子走,還是凸顯當下的國民黨衹不過是民進黨的B隊,B隊怎麼能夠戰勝A隊呢?

  表面上,“朱家軍”也表示還堅持“九二共識”,而實際上在選舉造勢中,他們都儘量避開這個話題。侯友宜熱心去美國“面試”,但就是不敢到大陸,朱立倫也不敢。在選後,朱立倫還“裁撤”黃復興黨部,凸顯其“親美遠中”路線。所以,國民黨這次得到的四百多萬票,還不能視作為積極支持統一的力量。
  柯文哲拿到的369萬票,基本上都是青年票。有一百多萬“首投族”投給了柯文哲。因為,這些青年極度不滿意民進黨的執政,但是又對國民黨有舊恨成見,就把“改變”的希望寄託在白色力量之上,故此,善於算計的柯文哲得以乘勢而上。問題是,這股不滿現狀的新生力量,經過民進黨長年的“洗腦”,極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他們也都是“綠底”了。

  真實地分析當下的台灣思潮,不能不認為分裂的力量在增長,而支持統一的力量在消減。綠色加白色,共有九百多萬選票,“朱家軍”也走向民進黨B隊。如何扭轉這種政治生態的走向,是要完成統一大業的中國人需嚴肅面對的嚴峻形勢。

   如何提高軟硬兩手實效  是未來促統的重要課題

  “軟的”經濟優惠,“硬的”軍事威懾,是多年來大陸對台工作的兩手策略。不過,從這次大選觀察,這兩手對這次投票影響不大,都未能轉化為“選票”,遠不如民進黨和國民黨的直接“買票”。在投票最後三四日,據國民黨內部滾動民調發現,民進黨有三四個百分點的提升,學者謝志傳認為這是民進黨的“資源”投放的結果。

  然而,這次民眾黨獲得的300多萬青年票,至少說明大陸方面的“軟”“硬”兩手都未能在他們身上獲得很大的成果。

  經濟的優惠,最大的得利者是台商,島內的民眾並不能受惠。每年的大量貿易逆差,是民進黨政府收穫大頭。而台商也分成藍綠兩塊,也分別對兩黨贊助,有說法民進黨得到的台商資助比國民黨獲得的還多。總之,大陸投入的經濟力未能轉化為政治力。

  另一方面,在島內行走會深切感到所謂的大陸軍事威懾,民眾基本是“無感”。即使是1月10日,蔡英文政府將大陸衛星視作“導彈”,罕有透過全台的電訊網發出“警報”資訊,但是民眾衹作為遊戲,金融市場也冷漠。九合一選舉,國民黨還說“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這回也沒有什麼這方面的聲浪,藍白綠好像都明白這是“狼來了”的遊戲。島內幾乎所有人都說“大陸不會打,也不敢打”。

  還有人說,大陸即使是“武統”,也不會“打爛”台灣,烏克蘭和加沙所表現的戰爭殘酷性,台灣人一笑置之。這說明,如何提高軟硬兩手的實效,是未來促統的重要課題。固然,民進黨當局控制輿論,但是,大陸方面也要看到軟硬兩手的矛盾性和對衝性,需要有更好的做法和解說能力。

  客觀看島內形勢,不可能幻想美國等外部勢力不干涉台灣內政,也不可能寄希望於島內政權輪換更替來實現和平解放台灣,也不能寄希望於島內民眾包括青年人自然地轉變思想,島內其實沒有“天然獨”,也不可能有“天然統”。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不能自然而然等待島內人民覺悟,而必須運用各種“合力”有針對性有實效地做引導轉變工作。

        李劍諸:中美衝突視角下看台灣問題

  當前的中美關係、兩岸關係不容樂觀,可從近月來一系列新聞事件窺見端倪。今年一月的台灣大選,號稱“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勝選,升高了兩岸對抗的態勢;二月,金門漁船案,引起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台灣著名學者趙春山甚至感嘆,“大陸要對台灣動武,我一點也不驚訝”;三月在北京召開的兩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談及涉台問題時,清晰劃出了底線和高線,“我們的政策很清晰,就是繼續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我們的底線也很清楚,那就是絕不允許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

  中美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分歧  已經大到難以調和

  王毅在回答彭博通訊社記者提出“中美如何共同管控分歧”時還表示,舊金山“拜習會”以來,兩國關係確實取得一些進展。但美方仍延續對華錯誤認知,不斷翻新打壓中國的手段。

  最近,美國眾議院高票通過了禁止TikTok法案。拜登還不失時機表示,一旦法案到了他的辦公桌,會立即簽署。長期以美國馬首是瞻的英國政府,日前亦被傳媒踢爆濫用“國家安全”概念,限制中方官員公務簽證。

  拜登甫上台就提出“美國最大的長期挑戰不是來自俄羅斯,而是中國”,今年3月初他在美國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講,平時鬧得不可開交的驢象兩黨,唯有在打壓中國的議題上很容易達成共識。
  以上這些例子表明,中美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的分歧已經大到難以調和的程度。

  中美之間的博弈,本質上是國家利益之爭,發展道路之爭。舉例說,美國總統拜登在三月初採取行動,阻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他的理由很牽強,聲稱來自中國的接入互聯網的汽車和卡車,將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因為這些車的操作系統能把敏感信息傳給中國政府。

  但事實上,中國的一些小型電動汽車售價不到1.1萬美元,遠低於美國製造的同類電動車價格。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美方不斷拉長單邊制裁清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無怪乎王毅強調,不能再允許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允許“有的國家必須在餐桌上、有的國家衹能在菜單里”。

   “友岸外包”與“全球南方”  西方孤立中國的代名詞

  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大的衝突點。如果說熱戰不可預測,冷戰氛圍下的脫鈎、去風險化的手段將會花樣翻新。舉一例,西方國家現在流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這僅是一個概念,更是美國的一項外交及貿易政策。2022年4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演說中首次提到“友岸外包”這個術語,提倡優先與盟國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發展貿易關係,並建立彼此互助的供應鏈。西方國家積極跟進,並對一些發展中國家軟硬兼施。

  美國智庫及輿論界,也在有意無意地造勢予以配合。《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去年發表一篇題為《Corporations Can’t Ignore Geopolitics Anymore》的分析文章,聲稱“世界正逐漸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集團,企業未來將再也無法忽視地緣政治上的風險”。

  美國鼓吹把生產和供應鏈轉移到“友好”或鄰近國家,將是長期趨勢。舉一例,以Barbie娃娃及Hot Wheels玩具車聞名的美資公司Mattel(美泰),最近宣布擴建位於墨西哥北部新萊昂州的工廠,規模超越該公司在中國、越南、馬來西亞的亞洲生產基地。
  美泰僅是一個縮影。總體觀之,“友岸外包”已悄悄對中國及墨西哥等國的貿易出口造成此消彼長的影響。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的貿易統計數據,墨西哥已經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地。這也是墨西哥2001年以來首次再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地。中國從2009年開始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地,直至去年才被墨西哥取代。

  美歐聯手推動的“友岸外包”,使經濟疲弱的墨西哥直接受惠。根據該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去年上半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創下歷史新高,超過290億美元, 較前年同期暴增逾四成。

  西方大企除了陸續宣布擴大在墨西哥的投資及產能,亦在拉攏其他的新興經濟體。主導歐盟對華政策的德法就積極拉攏印度。法國表示堅定支持印度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德國則通過一系列新的經貿協議,近乎赤裸地表達希望印度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領導地位。用心更險惡的是,西方學界正在從政治上操弄已經過時的“全球南方”概念,意在把中國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孤立中國,抬高印度,使之充當全球南方的“領頭羊”。

  形勢越嚴峻複雜 越要有戰略定力和自信

  在嚴峻而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們一定要有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在與美國博弈的過程中,我方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英國《金融時報》亦注意到,面對美國徵收高額關稅的打壓,中國出口企業通過墨西哥規避,展示出中資的韌性及應變能力,且突顯拜登政府調整供應鏈、減少對中國依賴的難度。

  中國民營企業大規模出海,亦展示強大的生命力。總部在深圳的比亞迪,最近在巴西的生產基地正式開工。根據巴伊亞州政府和比亞迪方面的聲明,該生產基地預計在今年底投產,年產電動車15萬輛。

  即使是目前幾近冰點的兩岸關係,仍有可為。習近平主席在兩會期間就指出,要積極推動兩岸科技、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

  誠如習主席所言,衹要在對台工作大局中進一步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為,就能更好地“團結海內外、島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羅祥喜:台海風險有增無減  兩岸統一大勢難逆

  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全球治理體系發生百年不遇大變局的當下,兩岸關係也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分析這些變化及其產生的深刻影響,評估可能風險,並為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提出政策建言,是涉兩岸關係智庫的題中應有之義。

     兩岸關係發展的風險源

  在兩岸關係上,近年來已經或正在發生的變化很多,出現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其中特別值得關注和擔憂的是一些可能帶來風險、挑戰或變數的重要變化,最為現實的問題至少有以下幾個:

  首先,兩岸缺乏正常的官方、半官方溝通對話管道所產生的問題日益突出,影響越來越大。八年前的政黨輪替,因為再度執政的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以致兩岸缺乏共同的政治基礎,原有的官方、半官方溝通管道和交流合作逐漸中斷,雙向民間交流往來也減少、中斷或變形,成為這些年兩岸關係愈趨複雜嚴峻的重要原因,也是發生問題之後無法得到即時妥善解決的根源之一。今年春節期間發生在福建金廈海域的2·14撞船事件的處理,之所以久拖不決、成為新年度兩岸關係上的重要負面事件,與兩岸沒有正常的溝通對話管道、互信嚴重不足有密切的關係,背後是否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也備受關注。
  其次,民進黨在台灣2024選舉中獲勝繼續執政,打破了過去三十年每八年政黨輪替一次的慣性,加上當選的賴清德更加明顯的“台獨”理念與個人風格,以致各方普遍不看好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認為變數更多、不確定性更大、情勢更為嚴峻、憂慮更加濃重。同時,還有一個愈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那就是民進黨連續多年的執政之後,兩岸人員往來深受影響,民進黨或綠營人士與大陸人士交流接觸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能夠深刻瞭解、理性務實看待大陸發展變化及大陸對台政策主張的民進黨或綠營人士越來越少,對兩岸情勢的研判和處理出現誤判的機率上升。如此狀況再延續下去,台海風險極可能有增無減。當然民進黨執政當局直接、間接、或明或暗的“台獨”分裂和“去中國化”活動,以及對兩岸交流往來的限制和打壓,也增加了兩岸關係發展的阻力和風險。

  其三,中國國民黨雖然還在台灣多數縣市執政,但國民黨作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監督能力下降,兩岸論述趨綠,主導台灣政治走向的能力減弱。在台灣政黨生態中,國民黨的主要優勢之一是與大陸有悠久、密切、多元的交流往來,有互信基礎,比較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其關鍵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是,隨著這些年台灣政治的發展變化和多次在“總統”選舉中敗北,國民黨也出現異化的跡象和趨勢,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是傳統核心價值流失、兩岸論述倒退、兩岸思維綠營化,或者基於種種現實考量刻意與大陸保持距離,不少人甚至把敗選歸因於國民黨的兩岸路線,認為要淡化“九二共識”,等等。這些跡象或趨勢,不僅不利於國民黨的發展,也增加了兩岸關係發展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其四,美國介入台灣政治發展的力度、深度和廣度不斷加強,外力干涉有增無減。這是這些年台海局勢持續緊張、充滿變數的重要因素之一。台灣問題向來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因此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崛起,美國逐漸把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台灣被美國視為中美博弈、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加強涉台“立法”、提升美台往來層級、提高售台武器的數量和質量、深化美台軍事交流合作、加強武裝台灣的力度等,都是具體的反映。同時,美國也鼓勵、支持一些盟友加強涉台表態或干預。毫無疑問,外力的干涉是台灣問題複雜化、台海風險增加的重要因素。

  其五,涉及台灣問題或兩岸關係的突發事件,如果處理不及時、不妥當,加上前述種種原因,演變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風險大為提高,值得高度重視。

  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難逆

  從兩岸關係的現狀來看,或者從短期來看,可以說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情勢相當複雜嚴峻,但從發展的角度和長期的趨勢來看,兩岸關係並不悲觀,當前的種種風險、挑戰或變數,都會在發展過程中化解或轉變,兩岸的統一大勢難逆。因此,我們在看到兩岸關係發展的種種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兩岸關係發展的積極因素或趨勢,比較重要的至少有以下幾個:
  首先,大陸一直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推動國家統一進程。比如說,台灣2024選舉結果,增添了兩岸關係發展的變數與挑戰,但並沒有影響大陸推進兩岸統一的決心,也沒有改變大陸的對台政策方向:大陸的對台政策取向仍然是和平統一,仍強調會堅持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對“台獨”分裂勢力或外部勢力干涉、挑釁保持高度警覺,做好各種應對準備。從今年的大陸對台工作會議精神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相關政策表述都更加突顯兩個重點:一是堅決反對、打擊“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二是繼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國家統一進程,反映了大陸應變台海變局的定力、實力和能力。

  其次,台灣2024選舉結果表明,台灣六成的選民沒有支持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希望兩岸交流交往、和平發展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與此同時,認為台灣不可能“獨立”、“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路、“台獨”意味著戰爭、“台獨”衹是一些綠營政治人物騙取選票的工具,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共同看法。民進黨雖然繼續執政,但執政基礎弱化,賴清德也衹贏得民進黨的基本盤,台灣的主流民意與民進黨有漸行漸遠之勢。這種民意取向和民情態勢,也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社會基礎。

  其三,兩岸融合發展已經成為近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大陸,融合發展已從理念轉化為政策、實踐,反映了大陸涉台政策思維的變化。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統一進程、豐富統一實踐的動力。大陸各方對融合發展理念、政策的解讀和研究重點,已轉向如何克服融合發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推進融合發展的深化。

  其四,大陸對台灣同胞的吸引力有增無減。無論從現實還是從趨勢上看,大陸除了是台灣主要的對外投資目的地和貿易市場外,也是台灣各種人才的主要流向目的地,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生活的台灣年輕人越來越多就是明證。台灣同胞在大陸,不僅不受歧視,而且還備受尊重和關愛,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不斷完善,讓台灣同胞比較容易進入大陸的主流社會,這與很多台灣人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生活感受和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五,美國雖然出於中美戰略競爭和遏制中國的需要,不斷打“台灣牌”,但美國也深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得不反覆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變,強調不支持“台獨”等。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國際常識、國際共識和國際現實,是改變不了的。這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外部環境和條件。

  從短期或近期來看,兩岸關係的發展充滿變數和挑戰,但從長期或發展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難逆,統一是必然的前景。

       楊明勳:民進黨將繼續限制兩岸交流  大陸和港澳需完善涉台法規

  民進黨持續維持執政優勢下,台灣當局勾結西方國家,片面實施行政管轄權限制兩岸交流和往來的行動不會停止。

  台灣大選結果升高兩岸對抗態勢

  蔡英文當局八年執政期間,外國政府、議會、智庫和學者的報告,出現不少認同中國大陸和台灣互不隸屬、變相支持蔡英文當局的兩岸立場。近些年來,台當局外事部門不斷以尋求所謂的“外交突破”,試探兩岸關係底線,迎合西方國家反華勢力醜化大陸在兩岸關係中的政策作為,以民主選舉正當化論證台灣當局對台灣的代表性和管治權,例如圍繞歪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法律戰、輿論戰,“國家安全五法”和“反滲透法”正是在此思想背景下的立法政策。

  民進黨當局在選舉期間,鼓勵檢調機關大肆發動偵查,以反制大陸介入選舉為借口,調查兩岸交流活動,箝制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民交流往來。在“看守政府”期間,仍不忘從“兩岸互不隸屬”立場出發,強勢處理兩岸爭議事件,以認知作戰方式進行宣傳。
  廈金海域管轄回歸一中原則

  金門禁限制海域由台灣當局片面劃設,對大陸地區船舶和人民沒有法律拘束力和政治正當性。過去由台軍方單方決定的水域執法管理,並非兩岸協商決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更何況其訴求台灣當局的絕對防務安全,過度擴張金廈海域管治範圍,嚴重妨礙兩岸人民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從一個中國原則出發,廈金水域海上安全屬於福建省事務,福建省人民政府得在聽取金、馬兩縣政府意見下公布具體的管轄方式,行使對包含金、馬兩縣的管轄權,提供海警部門執法管理的法源依據。

  堅持在國際社會上行使對台灣地區管轄權是中國主權行為,符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金廈海域的管轄問題必須依據中國法律執行,至於海上執法政策和具體事務管轄則可在堅持兩岸同屬一中的原則之下,保留兩岸官方機構進行協商決定的空間。

  應對海上法律爭議事件,出動海警部門和漁業海上執法隊伍足夠應對,近年大陸海上安全的立法工作不斷完善,已有充分法律規範控制事態,作為處理的法律依據。

  應對“互不隸屬論” 大陸和港澳需完善涉台法規

  “互不隸屬論”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強調“中華民國台灣”的兩面性主權論述,一方面論述台灣當局實際治權範圍涵蓋台澎金馬等島嶼的中國台灣地區,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範;另一方面強調台灣當局在國際社會上是唯一得以代表台灣,作為國際法律戰、輿論戰的主要論據,並反映在2月28日歐盟議會兩份安全防務戰略的報告中。

  對此,建議大陸和香港澳門調整、完善涉台法律法規。例如,大陸對兩岸婚姻的認可或承認,不應受台灣當局的官方文件拘束;香港澳門涉台政策和法律法規,應該與大陸形成對台工作合力,設置涉台專門政府機構和研究單位,在便利台胞的公共服務上給予愛國台胞便利優惠,發揮港澳“一國兩制”示範平台優勢,深入開展政策研究工作;珠三角是台商台胞最早登陸發展且具有聚集規模的地區,應加強香港澳門對台胞同等待遇和優惠人才引進等政策,讓台胞在港澳長期居留生活,對“一國兩制”的實踐有深入體驗感受。

  此外,疫情影響兩岸交流的三年間,美台軍事勾連升級,台灣對戰爭的準備也有新的戰略方向和動員機制,一方面值得投入研究資源深入跟進分析;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軍事風險升級應對,相關法律戰準備如《反分裂國家法》實施細則,建議應當在咨詢台灣社會代表領袖和專業人士的前提下,展開立法工作。

      束沐:從四組辯證關係把握兩岸關係前景

  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在短短三個月內經歷了多個敏感議題和突發事件的考驗:1月13日選舉賴清德獲勝,1月下旬M503航線風波爆發,2月初台觀光團赴大陸“急剎車”,2月14日起延燒至今的金門撞船事件等。開年兩岸關係形勢已經極不尋常,未來還有520賴清德就職、年底美國大選等多個敏感節點,台海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作為兩岸關係的智庫研究者,我今天的發言,會從四組關係的辯證分析切入,歸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台灣政局、兩岸關係、台海形勢在結構面、戰略面、策略面的特徵及變化,把握兩岸關係走向,並提出個人的思考和建議。

  就台灣政治格局而言,需把握“一元”、“二元”和“三元”之間的辯證關係。

  藍綠、統“獨”的二元格局是過去30年來台灣選舉政治的重要結構性特徵,但從2024選舉結果中,可以看到政黨結構發生了“從二元到三元”、意識形態發生了“從二元到一元”的深層次變化。
  柯文哲及其領導的民眾黨斬獲300多萬選票,與過去與國民黨同源的親民黨、新黨不同,民眾黨與國民黨、民進黨均存在歷史和人事上的淵源和聯繫,通過4年的經營和積纍,民眾黨已獲得至少20%民意基礎。由於未來數年內民眾黨都會處於“批評者”的在野角色,政治包袱較藍綠更輕,加上每四年增長近百萬“首投族”,民眾黨未來會繼續鞏固和擴展島內“反藍厭綠”中間民意板塊,固化三元格局。

  與此同時,雖然反“獨”疑賴、和平避戰是此次選舉的主軸之一,但從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的角度看,藍綠白均建立起了“中華民國等於台灣”的深層次、潛意識認知,反“獨”衹是反對“法理台獨”,主張激進“台獨”政黨得票率低於3%,而和平也衹是尋求兩岸“和平分治”,主張國家統一政黨得票率低於0.3%。

  可見,在藍綠白三元結構之上,不僅形成了“拒統保台”的一元化共識,爭執衹是在於具體方式或手段,還形成了“親美優先”的一元化共識,深受美國的影響和控制。

  就兩岸博弈形勢而言,需把握“冷民粹”與“熱對抗”之間的辯證關係。

  實行直選制度的台灣,長期以來具有民粹政治的基本特徵,但經過近年來社會意識與輿論環境的演變,台灣選舉政治已經從“熱民粹”轉向“冷民粹”,主要特點為:一是政治觀點衝突不易演變為現實社會群體性衝突,民粹政治衹在輿論意識層面活躍,政治主張難以再動員為大規模遊行集會;二是民粹政治在非選舉週期內衹對約30%民眾保持影響,以維持溫度,在選舉週期內(投票日前3個月)才對剩下70%民眾產生影響,選前民粹短暫升溫、選後再驟降;三是民粹政治主張的影響程度已經與社會階層或學歷無關,在網絡分眾化、同溫層傳播之下,島內已經基本不存在基於獨立思考與利益權衡的“理性”民意力量,反而出現了以“理性”為包裝的民粹力量。近年來民進黨“反中牌”失靈,正是島內“冷民粹化”的直觀反映。

  不過,“冷民粹”仍可以催生和加劇“熱對抗”。首先,島內民意具有“任性”和“盲目性”,前者是指各黨派基本盤支持者已經形成近似宗教性的偏執認知,靠一般的說服、誘導或訓誡方式不易改變其認知,而後者是指基本盤以外的民眾幾乎沒有政治意識和政治覺悟,極短時間內的情感煽動或形象塑造,就足以影響其投票行為,上述民意特性更容易製造局部性兩岸危機。
  其次,民意因素特別是大陸民意在兩岸博弈中的角色日益突出,以此次金門撞船事故為例,即便是在選後島內民粹退潮、降溫期,大陸洶湧的網絡民意仍可以令島內民粹升溫、重燃,進而造成“熱對抗”的結果。

  就大陸對台策略而言,需把握“硬”和“軟”之間的辯證關係。

  所謂“硬”和“軟”的關係,就是“原則性”和“靈活性”之間的關係,也是“鬥爭意志”和“鬥爭藝術”之間的關係。“硬的更硬,軟的更軟”長期被視為大陸對台政策的重要特徵之一,但不可否認,台灣社會能否切實感受到“硬”和“軟”的區別,是否做出有利於大陸對台政策的反饋,恐怕還需要更加客觀的評估。

  尤其在民進黨已經連續執政近8年、將邁入第9年,但支持民進黨民意比例降至四成的背景下,大陸應該深入總結近年來打擊和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團結爭取台灣人民的整體成效,進一步提升對台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面對“朝小野大”新政局,大陸對台“兩手”精準度應進一步提升,達到“賞罰分明、收放自如”的更好效果。例如,選前大陸對台經貿杠杆運用得當,有關農產檢疫的“屏東模式”、“台東模式”均轉化為此次選舉結果中民進黨的劣勢(民進黨得票首次在屏東不過半、在台東不足30%)等,需加以優化和推廣,抓住目前非綠縣市占多數的契機,全面加強與非綠縣市交往,包括恢復並開發大陸旅行團特定觀光路線等。

  就兩岸民間交流而言,需把握“情感”和“情懷”之間的辯證關係。

  近年來,隨著大陸科技實力與流行文化吸引力的增長,“抖音世代”、“小紅書世代”逐漸取代所謂“天然獨”成為新一代台灣青年的新特點、新標籤,也體現在2024選舉中民進黨與“台獨”勢力遭到島內多數青年唾棄的事實,這再次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根本上看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的重大論斷,也為接下來加強兩岸民間交流特別是青年交流,提供了主動作為的大好時機。
  不過,兩岸民間交流切忌急於求成、為求“政績”違背現實和客觀規律。堅持民族大義固然是我們對廣大台灣同胞的本質要求,但在島內“去中國化”荼毒20餘年、政治分歧持續干擾兩岸交流合作、疫後兩岸交流仍面臨各類阻力的特殊環境之下,要辯證理解和理順“引導台灣青年對大陸產生正面情感”與“培育台灣青年的中華民族情懷”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問題上,近期受到島內輿論極大關注的網紅鍾明軒赴大陸旅遊的議題,就給我們辯證把握“情感”與“情懷”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絕佳案例與啟發。首先,鍾明軒的親綠政治立場毋庸置疑,但通過其視頻分享可知,此行令其對大陸經濟發展與基層民眾的印象大為改觀,對大陸社會產生正面情感,說明“情感”是“情懷”的前提,有“情感”才會有“情懷”;其次,鍾明軒此行成為一次“送上門的大陸惠台同等待遇政策成效檢驗”,其中正面成效包括台胞來大陸便利搭乘高鐵、使用電子支付工具等,問題包括電子支付覆蓋率和審核效率有待提高、台胞證通用場景還不夠全面等;再次,鍾明軒此行在島內產生的社會效應、輿論反應需深入研究,有助於大陸如何克服兩岸網絡民粹主義干擾,“順其自然”、“自下而上”、“潛移默化”地加強和改進兩岸青年交流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委員聯組會議中強調,要積極推動兩岸科技、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習總書記的涉台最新重要講話,給2024年充滿“不確定性”的台海形勢注入了“確定性”和“正能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歸根到底要發揮大陸的主導權,調動起兩岸人民的主動性。因此,有必要從上述四組辯證關係出發,看清形勢、釐清對策,科學精準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台工作。

                李風:結語

  今天的論壇很成功,既有深度,也有高度。郭偉峰董事長從理論深度看待兩岸關係,對賴清德就職後的特徵、走向、變化等方面做出預判;劉瀾昌所長結合對台灣大選的觀察,提出非常到位的分析,亦說明面對台灣社情民意變化,不能還用傳統思維應對;李劍諸顧問從中美關係的角度看台灣問題,既然中美關係應有所作為、有很多做工作的空間,兩岸關係可以做的工作也非常多,關鍵是如何做、誰去做的問題;羅祥喜執行長從兩岸關係的變化和風險源分析,提出未來政策的走向,需要高度重視;楊明勳博士對兩岸關係、港台關係、金門惡性事件發表看法,提出建議,說明台灣青年才俊也有愛國者,培養愛國者從現在就要做準備;束沐研究員從四個方面的辯證關係來分析兩岸關係的變化,提出很多新觀點、新建議。最後,我代表主辦單位對各位表示衷心感謝!
                評論員簡介

  李風: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所長,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郭偉峰: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

  劉瀾昌: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

  李劍諸:中美交流基金會政策顧問,曾任團結香港基金顧問、中國日報亞太分社社論主筆、大公報社評委員會委員等。

  羅祥喜: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

  束沐: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評社編委兼研究部主任。

  楊明勳: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