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臺灣時政

廖天威語中評:兩岸良性互動可能性仍很小

2024-05-17 01:18:45
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研究員廖天威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5月17日電(記者 張穎齊)賴清德將於20日上任,兩岸關係備受關注。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研究員廖天威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賴上任後,“國防”與“外交”恐怕會有意想不到的刺激,因兩岸良性互動會小,賴的個人意識形態又太鮮明,會影響整個“國防”與“外交”體系,賴會有更強力的主導,要靠“立法院”在野黨的監督制衡。

  廖天威,出生於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歷任台北基督學院學務長、台大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理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防部國防暨戰略研究辦公室”研究員等。

  廖天威表示,賴清德執政經歷相對完整,從“立委”、台南市長到“行政院長”、“副總統”等,有處理地方與“中央”事務的行政能力,但賴的個人特質、意識形態太鮮明,會影響整個“國防”與“外交”體系思維。

  廖天威說,賴清德會讓兩岸問題顯得很棘手,他認為不會“蔡規賴隨”,將會是“蔡規賴不隨”,賴會更強力地主導。在520後,大陸對於賴清德不會有觀察期,民進黨會想觀察、試探大陸,表面雖想融冰,實際上賴將會有更鮮明的意志,去掌控台灣民意機關、政府政策措施等,台灣對外空間將愈來愈小。

  “要如何解決賴清德更強力主導的狀況?需要看‘國會′在野黨的攻防。”廖天威說,所有大政議題都要靠“國會”去制衡、監督、掣肘,比如在野黨要求賴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接下來就看會不會將“總統府”、“行政院”與“立院”的距離都拉近,以及“總統”是否直接對行政負責、背書?因部會首長政策都要向“總統”報告,表示未來“閣揆”恐變成“總統制”,“中華民國”憲政的雙首長制還會有嗎?賴的上任,已知聯合政府是不可能,未來就看“國會”如何影響賴的政策。

  至於520台海是否會有所動作?廖天威說,大陸施壓的力道是一層層進逼,大家會以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8月訪台是大陸軍事進逼的分水嶺,但其實從1949年迄今,台灣都逐漸退卻,從有廣東附近的領海到“海峽中線”都已沒,最近是進逼到基隆外海、快到台灣的“領空”,並不會隨著520就減緩,是持續發生的。

  廖天威向中評社說,政府必須要管控未來危機以及處理的能力,因兩岸對話的可能性降低,兩岸要有基本的對話交流才是好的。他認為新政府在“國防”與“外交”的團隊,會是蕭規曹不隨,他預測這樣的“國安”人事安排不會超過1年,現在只是搬個風,“外交部長”吳釗燮變成“國安會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變成“國防部長”,但不代表蔡英文政府的思維,賴清德會延續。台灣的空間會愈來愈小,必須正視。

  在蔡、“賴政府”520交接前,英媒路透14日獨家報導,美、台海軍4月在西太平洋悄悄舉行聯合演習,為期數日,“國防部”證實台美海軍在4月確有基本演練,但仍引發大陸強烈反彈。

  廖天威說,問題是距離520太近,還有這樣的聯合作戰會刺激大陸,兩岸良性互動的可能性仍很小。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