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中國

歐盟與美國對華政策“保持距離”

2022-11-30 14:03:04
11月23日,滿載家電產品的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等待發車。這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家電出口專列,同時也標誌著陝西中歐班列2022年開行突破4000列。(李一博 攝)
  中評社香港11月30日電/歐盟最高級別外交官22日在一場激烈辯論中堅稱,歐盟不會遵循美國最強硬的對華政策。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3日報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讓歐盟與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的廣泛努力保持了距離。美國此舉被認為旨在削弱中國的高科技行業,但也令歐盟半導體制造商驚慌失措。

  博雷利說:“當然,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盟友,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中國的立場或態度是不一樣的。”

  博雷利的語氣反映了在歐盟國家政治領導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一系列會晤之後,歐盟與中國的關系相對緩和。

  博雷利說,“不同的治理模式和對多邊主義的不同看法……不應也沒有阻止我們相互接觸”。

  博雷利認為,中國的規模和經濟實力決定了其將在世界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報道,荷蘭一名高級官員說,荷蘭將在向中國出售芯片設備方面捍衛自身經濟利益。這進一步表明,荷蘭拒絕順從華盛頓想要切斷中國與半導體技術聯系的企圖。

  荷蘭是阿斯麥控股公司的所在地,該公司主導著尖端芯片制造設備市場,而這些設備已成為美國政府試圖限制中國的重點。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莉謝•施賴納馬赫22日說,在與美國和其他盟友就貿易規則舉行會談之際,荷蘭將就阿斯麥公司向中國出售芯片設備一事作出自己的決定。

  施賴納馬赫說:“重要的是,我們要捍衛我們自身利益——我們的國家安全,還有我們的經濟利益。如果我們把它們放在一個歐盟籃子裡與美國談判,最終我們把極紫外光刻機讓給美國,那我們就更糟糕了。”

  施賴納馬赫的言論表明,荷蘭越來越反對美國要求其在出口管制問題上與華盛頓結盟。荷蘭希望繼續進入中國這個主要市場。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