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評論中國

與阿拉伯國家合作,中國不謀求私利

2022-12-06 09:59:47
1月11日,遊客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內參觀。(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目前正值美國中東戰略大調整的關鍵時刻,也是中東建立新力量平衡的關鍵時期。因為石油減產問題,現在美國與沙特的關系非常之僵。但另一面,近年來中國與沙特的關系有了飛速發展。此外,在世界鬧氣荒的關鍵時刻,卡塔爾與中國簽署了一項27年的供氣大單,這表明了與中國關系的特殊性。為了適應大變局的波動,中國也不僅僅只與卡塔爾有合作,還包括地區其他國家。對於中阿合作引發的關注,中國外交部在一份題為《新時代的中阿合作報告》的官方文件中,闡述了中阿合作的原則。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3日報道稱,該報告否認了中國想要填補美國留下的“權力真空”,并重申了中國在巴勒斯坦、叙利亞、也門、利比亞和蘇丹等衝突地區的立場。

  這份12月1日發布的報告闡明,中國支持地區國家團結協作解決地區安全問題,支持地區人民獨立自主探索自身發展道路。

  報告說:“中國始終認為,中東不存在什麼‘權力真空’,中東人民才是地區前途命運的主人。”

  報告稱:“中國始終在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從不謀求什麼地緣私利。”

  此外,在新疆、人權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報告稱,阿拉伯國家始終給予中方堅定有力的支持。

  報告雖然強調中國的戰略重點仍是貿易和經濟合作,但也表示中國在中東安全問題上“守護正義”。報告說,中國將推動通過對話協商,公正合理解決中東熱點問題。

  報告說:“(中國將)與阿拉伯國家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阿拉伯國家很活躍,雙方在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實施200多個大型合作項目。

  對於中阿加強合作,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2月2日發表文章點出了為何中東無視美國發出的關於中國的信號。

  最近數月,美國公開要求中東盟友對與中國關系設限。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林•卡爾11月在巴林發表講話時表示,如果地區國家與北京在安全領域的互動“超過一定門檻”,那麼華盛頓將把這視為威脅和挑戰。

  但是,中國與該地區交往的過程與其說證明了當地國家想要給自己上保險,不如說反映了合作發展的自然邏輯。地區國家對亞洲大夥伴的信任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以至中國投資者成功在一些國家投資至關重要的項目,如高科技和運輸領域的項目。

  對於同中國的關系,阿拉伯國家并未將之看作對其自身政治或經濟主權的威脅。相反,而是將這視為互惠互利,認為它是與華盛頓“附庸關系”的反例。今年,華盛頓甚至宣布將修正與利雅得的關系,因為未能促使後者接受僅僅有利於美國的石油增產方案。
  此外,香港01網站11月28日也發表文章指出,在美國疏遠阿拉伯國家的關鍵時刻,中國這個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阿深化合作是一種必然。既有利於阿拉伯國家局勢的穩定,也可以推動阿拉伯國家經濟的快速轉型發展。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阿拉伯國家是關鍵節點。打通了這一關鍵節點,不但有助於亞洲一體化進程,也有利於把亞歐非大陸連成一體。

  對於中阿合作,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系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交往中樹立了不同民族友好交往的典範。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互學互鑒,友好合作廣度深度實現歷史性跨越。為總結中阿合作成果經驗,展望中阿關系未來發展,外交部發表了《新時代的中阿合作報告》,回顧中阿友好交往歷史,梳理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中阿友好交往實踐,展望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前景和方向。

  他表示,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面臨相似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始終把阿拉伯國家作為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夥伴。中國將繼續與阿拉伯國家一道,弘揚傳統友好,深化各領域合作,加強文明交流,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造福中阿人民,帶動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