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新一輪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影響幾何?

2024-05-18 10:19:48
北京北五環外某新樓盤售樓處。(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5月17日,新一輪支持房地產的金融舉措出爐:明確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下調房貸首付款比例和公積金貸款利率、擬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此時揮出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出於哪些考量?政策“工具箱”上新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降低居民購房門檻 提振住房消費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7日聯合發布通知,首套和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別降至不低於15%和不低於25%。中國人民銀行還宣布,取消全國層面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並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從首付款比例、房貸利率兩個方面對住房金融政策進行調整,可適當降低居民住房消費門檻,同時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介紹,調整後,首套房首付款比例已達歷史最低水平,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也創下近年新低。

  在業內人士看來,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將推動住房貸款利率繼續降低。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落地以來,越來越多城市因城施策,下調或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記者瞭解到,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343個城市中已有67個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目前,除北上廣深等少數一線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下限已降至全國統一水平。

  業內人士預計,此次政策調整後,將有更多城市取消房貸利率下限,個別保留當地下限的熱點城市自主定價空間也會明顯擴大。政策落地後,大多數城市房貸利率可能下降0.3個至0.4個百分點。按照100萬元貸款、30年期限、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測算,總利息支出可減少7萬餘元。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此次住房金融政策調整力度較大,超出預期,傳遞出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明確信號,有助於穩定住房消費信心,提高居民住房消費的意願和能力。

  政策“工具箱”上新 支持盤活存量住房

  盤活存量住房是化解房地產風險的關鍵。此次中國人民銀行擬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據介紹,擬設立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介紹,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可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的60%發放再貸款,預計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董希淼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貸款本金60%發放再貸款,而且再貸款資金是要償還的,不是對企業的補貼,不等同於政府下場“無償救助”。金融機構根據地方國企申請,自主決策發放貸款的條件,有了合格貸款後才能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

  記者瞭解到,中國人民銀行明確提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地方國有企業由城市政府選定,被選定的地方國企及所屬集團不得為政府融資平台,收購資金通過租賃經營收入和未來售房收入回收。

  記者前期調研瞭解到,鄭州、南京、珠海等地國企已先行先試,通過直接收購、以舊換新等方式參與存量住房去庫存,目前各地公布的計劃收購住房已經超過1萬套。

  陶玲說,這項政策可以推動商品房市場去庫存,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給,助力推進保交樓工作和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在再貸款政策支持下,房地產企業出售已建成商品房後,回籠資金可用於在建項目續建,改善房企的資金狀況。

  政策穩步銜接 推動房地產向新模式轉變

  從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到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再到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金融舉措也不斷適應形勢需求調整優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金融政策一脈相承,新舊政策銜接穩步有序,一方面持續加大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力度,另一方面防範房地產風險外溢。

  “這一輪政策調整力度較大,但沒有改變一貫的政策取向。”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儘管房貸利率限制基本放開,但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仍有一定區分度,首套房明顯更低。另外,按照因城施策原則,預計個別熱點城市暫時還將保留房貸利率下限。這些有助於平衡好房地產市場的當前穩定與長期發展,避免重走“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老路。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緊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專家表示,此次優化調整房貸政策,是對中央政治局會議相關部署的貫徹落實和積極響應。中國人民銀行選擇此時發布相關政策,也有支持信貸平穩增長方面的考慮。未來房貸仍是銀行的優質資產,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貸款利率下降減少的利息收入,有利於穩定銀行淨息差。

  曾剛認為,此次政策優化調整的過程中,多次強調市場化原則,這體現出金融管理部門市場化調節的清晰思路。隨著我國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金融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優化,房地產領域也可更多交由市場機制調節,推動房地產企業向新發展模式加快轉變。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