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民進黨十年政綱族群問題省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5 00:33:29  


 
  更嚴肅的是認同上的問題,包括國家、民族及文化上的認同,這三方面在台灣目前呈現出相當紛歧的現象,因此想要形塑出大家都奉行的認同信條,恐怕並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面對憲政法律上的問題,更多的是人的面對與處理。

  蔡英文說,民進黨提出“十年政綱“的意義,在於檢視台灣現況及未來趨勢,反思過去作法,最後確立黨的價值及未來路線。其中會有爭論,也有令人掙扎的反省,民進黨有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但蔡英文卻刻意迴避綠營選民認知中想當然爾的意識偏見,包括台灣人、本土化、台語等指涉意涵上的偏差,“非我同類,其心必異”,那種強烈排他性的色彩,更使得被民進黨排除的其他台灣同胞們的心態十分不好受,我們也是台灣人,我們也挺本土在地化發展,我們說的也是台語,只是台語的內容包括閩南語、普通話、客家話及原住民族的母語,普通話並非是專屬於中國大陸,這些語言都是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更讓人憂心的是,民進黨目前及未來的發展,呈現出單一化的危機,包括派系單一新潮流化、黨政及民代的同一閩南化、意識型態思想的同一化以及政策走向的專一化,這四種現象,使得民進黨內的思想及發展趨向於單一,有異議者不見容於民進黨黨內,被逼出走或邊緣化;更使得民進黨失去了多元價值存在的空間,缺乏黨內來自不同背景的公眾討論性,民進黨口口聲聲批評國民黨的專制封建,最起碼國民黨還可以分出不同路線包括所謂的本土派及非本土派,國民黨黨職工作中從副主席的多樣性、中常委及中央委員的代表性、族群及性別分布的平均性來看,都呈現出比民進黨更加包容及多元的情況,這些現實,民進黨在“十年政綱”中是否有所正視,實不無疑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