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動態 】 【打 印】 
快評:兩岸共祭伏羲 賡續文脈傳承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25-06-22 02:17:16


  中評社快評/6月21日,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分別在甘肅省天水市和台灣新北市舉行。這是兩岸連續第12年共同舉行祭祀伏羲活動。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出席甘肅天水的公祭大典備受關注。

  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史記》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有“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之稱。其開天闢地、肇啟文明的功績,成為兩岸同胞血脈深處共同的文化基因密碼。祭祀伏羲的深層意義,在於它以莊重的儀式感喚醒沉睡的民族集體記憶。馬英九率台灣青年親臨天水,與大陸同胞並肩而立,在擊鼓鳴鐘、恭讀祭文、鞠躬敬祭的古老儀軌中,兩岸青年共同經歷了一場“靈魂的震撼”。這種源自文化血脈深處的共鳴,遠比政治宣言更具穿透力。當台灣學子坦言感受到“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正是伏羲文化所承載的“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核心價值。

  這一跨越海峽的文化儀式,更是對現實政治分歧的有力彌合。在兩岸關係複雜敏感的當下,共祭伏羲以其超越政治的文化高度,為雙方搭建起一座“非政治化”的溝通橋樑。兩岸共同主祭、同步直播的實踐,彰顯了文化認同的堅韌力量。

  兩岸共祭伏羲的嫋嫋香火,不僅是對遠古始祖的追思,更是對民族未來的期許。它昭示著一個樸素的真理:唯有守護好中華文明的精神家園,築牢文化認同的基石,兩岸同胞才能真正實現心靈契合,攜手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