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香腸切來切去 切到的只是自己的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3 09:29:54  


  中評社香港9月3日電/台灣知名政論家南方朔今天在中國時報撰文說,民進黨和國民黨分別推動的入聯公投,這次終於惹翻了美國,不但美台關係已趨惡化,在形勢所逼下,誠如最近美國“尼爾遜報導”所說,美國已可望由“不支持台獨”轉變為更斬釘截鐵的“反對台獨”。當“創造性的模糊”發揮不了創造性,美國只得愈來愈明確,愈來愈不模糊。 

  因此,美國副國務卿内格羅蓬特與白宮國安會資深主任韋德寧這兩位美國高級官員的談話,台灣藍綠雙方都不容再詭扯狡辯,因為這已顯示藍綠惡搞的入聯公投,不但台獨本身已被葬送,甚至連“中華民國”這塊招牌也一併陪葬。 

  儘管台灣這邊會覺得不中聽,但兩位官員所說的的確有其一貫的邏輯,如果我們不去顛倒亂扯,而是就事論事,即當承認,自從一九四五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國收回台灣,接著一九四九中華民國內戰失敗,退守台灣,兩岸即處於未完成、未決定的內戰狀態,這種內戰狀態一直持續到金門砲戰,雙方始以一種沒有國際仲裁、沒有簽訂條約的方式自動停止,在軍事上它不是“條約式和平”,只算是“技術性停火”。

  而在國際社會上,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失去大陸後,美國已準備放棄,但因大陸當時正執迷於極左的世界革命理念,再加上韓戰爆發,美國始回頭擁抱“中華民國”,但儘管如此,自一九五○年代起,美國即和大陸不斷進行華沙會談,有關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雙重代表權問題皆被提出過也遭拒絕,最後終於為一九七一年台灣所稱的“排我納匪案”上達到共識。

  從一九七二的上海公報,一九七八的建交公報都強調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但為了解決台灣這個未決定的問題,美國遂有了一九七九年的“台灣關係法”。這個法案的旨意是美國與大陸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為了留下時間讓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遂以該法做為過渡。這也就是說,在權力政治上該法案當然不無在兩岸間搞模糊,趁機玩弄“一中一台”之企圖,但在立法意旨上,它則無疑的是一種具有階段性、權宜性的法案。當兩岸果能以和平方式解決那未決的問題,該法即任務結束。 

  問題在過去將近卅年裡,從國民黨到民進黨都刻意突顯台灣關係法保護的功能,並不看重其提供時間讓兩岸自行和平解決爭端的功能。對台獨而言,甚至深信無論如何美國皆會為台灣問題而出兵。當台灣關係法被看成是台獨可以任意填寫的空白支票,甚至是躲在美國背後向北京扮鬼臉吐口水的護身符,美國當然不得不重新考慮。近年來中國大陸綜合國力及國際角色日增,俄國重新崛起;再加上北京在策略上也調整為“反獨不促統”,台獨的活動反成了主動挑釁及製造麻煩的一方,美國的“創造性模糊”在這樣的情勢所逼下,已被迫必須開始明確。

  這已清楚的顯示出美國已將問題還原到它的基本面,那就是上海公報及建交公報的原點,至於“未決定的議題”當然與“台灣地位未定論”無關,只是指台灣是個歷史發展中並未解決而有待解決的問題而已。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