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警惕科技偽創新招搖撞騙
http://www.CRNTT.com   2023-02-15 11:43:42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走紅後,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市場的高關注度和消費者的好奇心,借機推出山寨仿冒產品。他們打著高科技和新產品的幌子,拿著模仿抄襲來的技術和產品,以假亂真,進行有償收費服務。整體看,山寨產品用戶體驗較差,在市場上產生了惡劣影響。

  山寨產品屬於不折不扣的偽創新。為了蹭熱點,部分商家對已有產品進行簡單復制粘貼,無論是產品形態還是具體用途,都沒有多少科技含量可言。在仿冒商家眼中,流量是唯一考量因素,真正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價值則是不重要的,這種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對創新有百害無一益。

  不少消費者願為山寨創新產品付費買單,一方面說明人工智能產品市場空間廣闊,另一方面也說明公眾科學素養有待提升。

  創新應用不是簡單製造噱頭和炒作概念,而要錨定社會發展的痛點和堵點,圍繞用戶的真正需求,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現實中,科技領域的熱點概念一旦出現,往往容易被盲目追崇,在資本裹挾下一哄而上,既迷惑了大眾,也浪費了資源。

  相較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山寨產品對創新氛圍和風氣的破壞更值得警惕。山寨商品是徹頭徹尾的模仿貨,以牟取利潤為直接目的,以占據市場為產品追求。對於真正默默埋頭創新的人來說,成果被低成本竊取,原創內容的知識產權受到侵害,不利於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

  遠離科技偽創新,僅靠法律約束和監管力量是不夠的,由於科技細分領域有著較高的專業門檻,相關專業協會和組織的預警作用尤為重要。當眾多同一概念的科技產品集中出現時,消協部門可調度相關組織,從專業角度及時給消費者提醒和警示,提高用戶辨別能力,以防上當受騙。

  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相關場景展示平台的違規懲戒力度。平台雖然被賦予監督職責,但由於平台和入駐商家利益是一致的,屬於一致行動人,平台出於對利益的考量,縱容商家侵害消費者的情況並不少見。因此,還需進一步加強制度設計,堵住利益關聯漏洞,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氛圍。

  當前,人工智能產品已廣泛應用到各領域,並逐漸走進百姓生活,不僅給行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也為大眾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智能應用產品的需求更為強烈,這需要相關部門、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發力,夯實基礎研究,有效對接市場,抵制偽創新,讓科技真正造福人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