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外華校“花式上新”慶祝聯合國中文日
http://www.CRNTT.com   2024-05-03 10:40:58


 
  “學校大部分是4至13歲漢語非母語的學生。學校以聯合國中文日為契機組織開展春令營,讓孩子們從小燃起對中華文化的熱情。”蘇黎世小橘子中文學校聯合創始人、聯合校長肖華介紹,開營第二天,學校以故事繪本、剪紙手工、歌曲模仿等多種形式向學生講述“龍”的文化圖騰。此外,老師還會引導學生比較東西方龍形象的差異,培養學生開放多元的文化視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場慶祝2024年“國際中文日”暨“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座談交流會圓滿落幕。在本次座談交流會上,華裔新生代、主持人林子俊以其流利的中文和自信的表現贏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林子俊表示:“我將繼續努力,為阿根廷的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作出更大貢獻。”

  寓教於樂,創新教學模式

  “本節課的主題關於美食,例如過橋米線是一種來自雲南省的特色小吃,大家瞭解它名字的由來嗎?”

  這是瑞士唐人中文學校精靈班的課堂上,教師張瑋向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應該是來源於某個傳說”“難道與某座橋相關”……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精靈班是混齡班級,學生年齡、國籍、語言程度和接受理解能力都不一樣。我在日常教學的課題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既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要激發學生對中文的興趣。”張瑋在瑞士唐人中文學校工作已近8年,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她創新教學模式,力求寓教於樂,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遊戲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堂模式,學生要在課上完成各項闖關遊戲。我們有時還離開教室到戶外,玩老鷹捉小雞、擊鼓傳花、丟手絹、下象棋等遊戲,感受中式娛樂活動,提高中文使用能力。”張瑋說。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將中文列入高考科目,鼓勵中文非母語的學生學習中文。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校長胡培康介紹,學校針對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主要涵蓋“語言交流”和“語言與文化理解”兩大板塊。“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校以高考要求為依托,重視學生口頭表達和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在課堂上,學校運用課本劇角色扮演等形式,培養學生中文教學中‘說’的能力。走出課堂,我校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與中文、中華文化相關的活動,如海外華裔青少年網上夏令營、赴中國尋根之旅等,從生活中選取感興趣的文化素材,用中文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胡培康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