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教師教育探索

http://www.CRNTT.com   2024-05-03 00:03:01  


 
  第四,建立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培訓示範基地。

  閩台關係源遠流長,福建與台灣同根同祖、血脈相連,福建肩負服務國家統一特殊需求的重大歷史使命。“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加強兩岸人文交流”“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福建漳州更是台胞(含台灣政要)最主要祖籍地(近1000萬),是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核心區,保存涉台文物306處(居大陸首位)、台胞祖祠1000多座、台胞族譜1000多册、台灣寺廟祖廟5000多間(含台灣四大信仰中開漳聖王、關帝、保生大帝的祖廟),漳台同名地160多個,漳州的曲藝、歌舞、戲曲、剪紙、燈謎、大鼓涼傘、布袋木偶戲、竹馬戲、威風鑼鼓在台灣廣為流傳,引進台企3226家,擁有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國家發改委確認的全國唯一台灣石化產業園區)、漳州台商投資區(國家級台商投資區、閩台產業對接示範區)、台灣農業創業園(首創兩岸農業合作新模式)、閩南師範大學(博士層次台胞登陸第一家園)等對台知名品牌,漳台“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連、商緣相通、法緣相繫”,閩南文化相關教育教學和就業創業資源極其豐富。福建漳州成為台師從教和台生就學就業創業最佳登陸地,是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培訓示範基地首選。

  (三)閩南師範大學的實踐探索

  閩南師範大學在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下,於1963年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成為因台而設的本科高校,“培養涉台文教人才、服務祖國統一大業”成為學校始終堅守、始終踐行的初心和使命。學校分別於2012年、2014年開始招收台灣博士教師和博士研究生來校任教求學,已成為大陸吸引博士層次台胞最多的高校,引起台灣教育界和政界的關注,歷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連戰、洪秀柱為學校60周年校慶題詞。

  學校建立海內外唯一、服務兩岸融合發展、“本科-碩士-博士”一體化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特色人才培養體系,設置以閩南文化主題的本科通識課近100門次,開發面向研究生(碩士、博士)培養所需閩南文化特色課程40餘門,編撰閩南文化特色教材20餘部⑬;在台胞集聚地(漳州台商投資區、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等)已建和籌建附屬學校作為教師教育研究和實習實踐基地。兩岸學者攜手共同培育海峽兩岸的教師教育人才,所培養教師能熟練掌握海峽兩岸共通的閩南文化,熟悉兩岸差異化的用語習慣,獲得時任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批示肯定,榮獲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18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