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八百年古都風華,燕京城閭巷交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0 11:12:22


衚衕是北京城的文化之脈
  “左邊就是宋慶齡故居,再有個三分鐘就到銀錠橋咯!”

  白色對襟衫、黑色燈籠褲、千層底布鞋、手拿濕毛巾,一身“職業裝”的車伕老張一邊踩著三輪車,一邊給記者介紹途經的景點……在北京後海,花不貴的價錢,坐在老式遮陽篷人力車上,穿梭在青磚灰瓦的衚衕里,“八百年古都風華,燕京城閭巷交錯”的傳奇故事如曲樂般徐徐入耳,撩動心絃。

  在北京,有一句老話叫“大衚衕三千六,小衚衕賽牛毛”,說的就是這座城池與衚衕交織相融的關係。其實誰也說不清,究竟是北京孕育了獨特的衚衕文化,還是衚衕成就了厚重的古都文明。

  圍繞著後海老胡同片區,你既可以去恭王府感受王府奢華,也可以在荷花市場的酒吧小酌一杯,你會看到各國遊客漫步湖邊,也能遇上提籠架鳥的居民悠閒散步。你也可以租一條腳踏船泛船後海,還可以和在後海野泳的街坊們切磋泳技;再登上中軸線最北端的鐘鼓樓,遠遠看到泛著金光的建築,那是春日里的紫禁城。

  鐘樓腳下,年逾六旬的何大爺正坐在鐘樓灣廣場邊上的石頭圍欄上,深深地咀著菸嘴兒,漫漫地看著過往行人。關於北京胡同的故事,老人是永遠也講不完的。“中國人最講一個‘人氣兒’,住房子也要接著‘地氣兒’,這衚衕里的生活最有那股子人情味兒。”何大爺告訴大公報,雖然現在的樓房舒服方便,但老北京人還是稀罕衚衕深處的熟人大院。

  九旬老人眷戀衚衕生活

  在鐘樓腳下住了一輩子的何大爺說,他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戶。“你看,這個院子,是極少見的西房為上,而且都上百年了。再看那個院子,以前有個門樓的,後來拆了……”

  按照社會學理論,衚衕里是典型的熟人社會。東家幾口人,西家有啥事,街坊鄰居都一清二楚。“平時出門買菜,見面就打個招呼,有啥事都能彼此照應,咱們過的就是這個熱乎勁兒。”

  同樣眷戀衚衕的還有張奶奶。“這可是一條將近1000歲的老胡同啦。”年近九旬的張奶奶顫顫地說。老人指的是位於北京西城長椿街國華商場後身一條名為三廟街的衚衕,也是京城最古老的衚衕。據考證,三廟街衚衕的歷史可追溯至遼代,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當地居民說,在遼金時期,三廟街衚衕就相當於今天的西單、王府井,相當繁華。

  “每天我都要來回走上幾趟。”張奶奶自小就在這裡長大,她說,衚衕里既安靜又安全,不像外面吵得慌。只要在衚衕轉悠轉悠,自己的心里就舒坦敞亮。

  古城之脈記錄生靈流湧

  北京文物保護協會會員陳光中告訴大公報,老北京人之所以喜歡衚衕,首先因為與高樓大廈相比,衚衕之間的寬度較小,不會形成渦流,所以非常舒適宜居。此外,衚衕院落間緊密相聯,鄰里相熟,天然形成了一種既熱鬧又和諧的人文氛圍。

  其實在北京,衚衕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老北京人生活的依託,京城文化的脈絡。它好似一座座北京風情博物館,記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展映著萬千生靈的律動流湧。

  衚衕青年難捨衚衕大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