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慈善調查:做公益從富人回歸平民

http://www.CRNTT.com   2013-09-24 11:48:38  


 
  本刊編輯部沒有預料到的是,到了2011年,“郭美美”“天價餐費”等慈善界醜聞迭出,將慈善瞬間拉入谷底。中國紅十字會捐贈收入,從2010年的30.12億元急速跳水,降到2011年的5.58億元。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統計,2011年社會捐贈總額約845億元,下降18.1%。

  本刊編輯部也沒有預料的是,到了2012年,中國慈善在見底之後未能上升。社會捐贈總量降到700多億元。

  福布斯2012中國慈善榜捐贈總額為47.9億元,同比上年下降41%,100人的入圍門檻也由1400萬元降低至1000萬元。到了2013年,該榜單未見起色,捐贈總額為46.5億元,入圍門檻繼續降低,至420萬元。

  民政部救災司原司長王振耀也與本刊一樣沒料到這種情況的出現。

  多次接受本刊採訪的他在2012年3月說:“2011年,中國慈善事業經歷了一場系統深入的現代理念洗禮。”因為,普通大眾通過網絡廣泛參與到辯論之中。

  離開民政部進入慈善界的王振耀暢想,在經歷這場構建共識的全民大討論之後,中國慈善將迎來一個高峰,“中國將出現2萬個基金會,常年捐款超過1000億向3000億走,基金會資產超1000億元,這都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空想。”

  現在看來,王振耀暢想的這些數字仍在“虛無縹緲”範疇。截至2013年9月11日,中國基金會總數為3361家。

  這到底是一個春天,還是一個冬天?顯然,慈善轉型同樣存在眾多複雜性、停滯性和不確定性。

  或許正如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會長何道峰所言:“我們生活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我們也生活在一個遭受著無比困擾的時代。”

  最大的問題是:2011年至今,徘徊在谷底的中國慈善公益,兩年多來發生了什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谷底?

  在谷底:從邊緣走到核心

  現在看來,2011年後,郭美美、天價餐費、河南宋慶齡基金會等傳播最廣的醜聞本身,並不是要害。要害在於醜聞之後的全民討論、共識建立。

  現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的王振耀注意到了其中的關鍵:“一二十天內,就從對郭美美這個小姑娘的質疑轉到對一個公益組織的公共行為的質疑,質疑公益機構的透明度和制度建設。”

  “有段時間郭美美發現沒人關注她了,自己跑到派出所報案,”王振耀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中國社會大眾的這種成熟,並不是偶然的。

  在郭美美事件爆發前的2010年末,全國共有公募基金會1076家,非公募基金會1096家,非公募基金會首次在總數上超越了公募基金會,成為民間資源的主要籌集平台。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在發展上有不同的邏輯,公募的主要是政府官辦,而非公募的是民辦。

  更重要的是,也就在這一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國際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進入了國際公認的“中等收入”發展階段。

  經濟基礎的構建,需要相應的社會轉型予以呼應。中國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這便是郭美美迅速進入話題中心又迅速被冷淡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