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洲經濟一體化需四大互聯互通

http://www.CRNTT.com   2014-09-01 09:22:11  


 
  第二,能源“互聯互通”。當前,亞洲面臨著能源發展困局:能源市場分散,基礎設施老化,各國能源政策缺乏透明度,缺乏能源定價權等等。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快亞洲能源合作,實現“能源一體化”,創造一個更加一體化、相互聯繫和競爭的市場以及能源合作機制。建立地區共享能源儲備,建立面向未來的包括天然氣管道建設、供電網絡建設、新能源網絡建設在內的亞洲能源基礎設施藍圖,加快發展新能源,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發展高壓輸電和智能電網,同時設立非傳統能源發展基金,制定統一標準,並提供項目債券、風險資本或PPP等方式的融資框架等等。

  第三,金融“互聯互通”。當前亞洲各國之間的金融合作整體上還處於初級階段,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深化。未來須各國共同努力推動金融和資本市場的相互開放,大力推進金融創新,加快本幣結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亞洲各國雙邊或多邊貨幣互換,適度擴大雙邊貨幣互換的範圍。各國可以加大相互之間在海外兼並、海外市場拓展、技術升級、資源能源收購、知識產權等項目的重點支持,加強外儲資產的相互投資。特別是正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應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貿易融資渠道,通過不斷的對外投資提高用人民幣支付結算的比例,加快人民幣清算網絡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帶動人民幣“走出去”。另一方面,將有助於打造亞洲貨幣穩定體系、亞洲信用體系和亞洲投融資合作體系,來促進本地區金融穩定和亞洲整體金融資源的整合效率。

  第四,貿易投資“互聯互通”。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多邊貿易體系建設遲滯的宏觀背景下,進一步整合現有FTA自由貿易協定貿易資源,促進貿易投資一體化是亞洲經貿融合的關鍵。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截至2013年,亞洲地區的FTA從2002年的36個增至109個,另有148個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之中,兩者相加達到257個,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FTA發展勢頭,占到整個區域貿易的70%以上。美國提出TPP合作之後,原來的以東盟為中心的“10+3”、“10+6”合作框架也受到衝擊。只有推動APEC回歸作為地區經濟一體化平台的功能,才能逐步重新凝聚共識,推動亞太合作邁向深入。

  在規制融合與協調領域,中國應倡導根據國際標準參與制定本地區的統一技術框架與標準體系;在重點行業制定和落實相互認可安排,實施技術性規章制定和執行的最佳範例;支持協調APEC成員的關稅名錄體系,嘗試統一並更新現有的諸多自貿區原產地規則;促進APEC成員相關法律法規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目前,APEC貿易部長會議已經批准了《促進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發展戰略藍圖》和《全球價值鏈中的APEC貿易增加值核算戰略框架》,並通過《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倡議》、《建立APEC供應鏈聯盟倡議》,同意推動建設亞太綠色供應鏈網絡,這將大大提升亞太地區貿易便利化水平和“互聯互通”,進而真正推動亞洲新一輪增長的到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