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軍副司令員:還北洋海軍將領公正評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15:32:49


資料圖:北洋水師官兵合影
  “以成敗論英雄”向來是有些人對待歷史的態度,我認為這種歷史觀是偏頗的,有其勢利的一面。對失敗者而言,只記住他們犯下的錯誤和失敗,忘記了他們曾有過的英勇和犧牲,只看到他們失敗的責任,看不見他們對國家、民族的忠誠,這是不夠的。對於甲午戰爭的失敗,至今仍有人將失敗的主要責任歸結於以丁汝昌為首的北洋海軍將領,甚至指責他們是造成失敗的禍首,在北洋海軍主要將領身上幾乎都背負有不公正的評價,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遺憾。

  誰應負甲午戰敗主要責任?

  評價北洋艦隊將領首先應當分清戰敗的主次責任。甲午戰爭所處的年代正值清朝末年,清王朝已陷入全面危機。政治統治的腐朽沒落,戰略決策的消極保守,派系黨伐的明爭暗鬥,封建軍隊的腐敗渙散……這些才是導致甲午戰敗的主要原因。

  北洋艦隊成軍之後,朝廷大員指手畫腳者多,真正幫助扶持者少,前來校閱觀摩者多,前來解決問題者少。這致使戰爭即將爆發時,艦隊戰備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毫無疑問,北洋艦隊將領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實事求是地分析,許多關鍵問題確實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在指責他們負有戰敗責任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這樣一些重要事實:

  事實之一: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之日,也是停止發展之時。1891年,清廷決定停購外洋船炮兩年,丁汝昌十分著急,他曾上奏:“……從前所購船艦,經歷多年,已成舊式,機器漸滯,運用不靈,比較外洋新式快船,速率懸異,且快炮未備,難資戰守,一旦有事,恐難支拄,請及時增購船炮,以備防禦。”但是他的多次建議均未被采納。大戰在即,為應對日本威脅,丁汝昌提出添置新式快炮需銀61萬兩的最低要求,清廷仍舊拖而不辦。大戰之前清廷大興土木修園,所花銀兩再建兩支北洋艦隊也綽綽有餘。大戰之後割地賠款圖苟安,所賠銀兩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我們不禁要問,連添置幾門快炮都辦不成的艦隊將領,何以承擔戰敗的主要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