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客家人:歷經千年的文化追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31 00:41:23  


永定縣初溪土樓群
  中評社香港3月31日電(作者 簡彪)他們是跋涉在群山峻嶺間的高門華胄,穿越了“五胡亂華”“黃巢之亂”的慌亂,邁過了黃河長江,來到閩西贛南粵東的汀江流域,開創了沿襲中原文脈的客家文化。

  他們的身份定位,歷經千年方才清晰;他們的土樓家園,已傲然立于世界文化遺產之列。他們散佈在台海兩岸,他們下南洋,他們走四方。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們——客家人。

  3月15日,由沈好放執導,俞智先、廉越執筆的央視年度大戲《下南洋》落幕。央視索福瑞全國網資料顯示,這部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電視劇以4.56%的收視份額,僅次於央視3•15晚會,排名當日全國電視收視排行榜第二。

  再往前的新年伊始,2月22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客家之歌•桃園春風”大型電視晚會在台灣桃園巨蛋體育館上演。這個慶祝客家節日“天穿節”的文化交流活動,帶來了台灣客家的集體狂歡。

  此前的2月20日,展現客家文化的大型歌舞《土樓神韻》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更是讓客家文化在國家級藝術殿堂展現。

  一時間,客家文化走進了北方民眾的生活,成為又一個文化熱點。這個讓許多民眾感覺陌生,甚至不知所云的群體,也引發了許多疑問:客家人從哪裡來?為何形成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跋涉在崇山峻嶺間的高門華胄”

  展現客家文化的《下南洋》和展現山東文化的《闖關東》、展現晉商文化的《走西口》被人譽為央視“遷徙三部曲”,反映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大移民歷程。在華夏數千年歷史上,還有廣府人、閩南人、客家人的三大遷徙。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派50萬大軍“南戍五嶺”。秦末群雄逐鹿,大軍滯留當地“與越雜處”,在趙佗的領導下建立了南越國,成為廣府人的第一批成員。北宋末年,開封大批民眾南遷嶺南,途經廣東省南雄市珠璣巷。此時的南遷漢人與早期廣府人融合成為新廣府人。南雄珠璣巷,成為廣府人的族群認同。

  西晉“八王之亂”及隨後的“五胡亂中華”,導致大批黃河、洛水流域民眾南下到達福建沿海,他們把這裡的一條江命名為“晉江”,以示自己是晉人;他們的語言被稱為“河洛話”(或稱“福佬話”)。唐朝初年,光州固始(現河南固始縣)人陳政、陳元光父子率軍入閩平亂,開發了現廈門、漳州區域,隨行人員不少定居于此,成為閩南人的第二個來源。五代時期,光州固始人王審知“悉舉光、壽兵五千”開創了閩國,成為閩南人的第三個來源。由此,光州固始成為閩南人公認的淵源。

  和廣府人、閩南人先祖遷徙交錯的是客家人先祖的遷徙。

  按照客家文化研究鼻祖羅香林的研究,客家人經歷了五次大的遷徙。這種判斷逐漸成為學界主流,並被客家人認同。

  第一次是在“五胡亂華”時期的“衣冠士族”南渡,這些人大多滯留在江淮地區,部分到達江西排灣等地。東晉王朝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安置他們,予以各種優待。這股遷徙潮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近200萬。這被稱為是客家人的孕育期。以報告文學和影視政論片創作蜚聲文壇的客家籍作家張勝友風趣地說:“那時的自發遷徙需要克服許多困難,如安全保衛和經濟保障等。所以,客家先祖要麼是高官顯貴,要麼是富豪之家。按照今日的說法,就是‘大官大款’。”

  第二次是“安史之亂”“黃巢之亂”破壞了江淮的寧靜,迫使人們繼續遷徙,大部分人來到閩西贛南地區。在翻越了武夷山脈後,這批客家先祖大多在現福建省寧化縣石壁村駐留,故而“寧化石壁村”成為客家人的族群認同。第三次遷徙則是靖康之恥到元滅南宋期間,中原漢人大批南遷到閩西贛南地區,和擁有共同文化信仰的原南遷漢人融合在一起,部分則往粵東一帶遷徙。由此,閩西贛南粵東地區成為客家人大本營;客家人的群體定型。

  因為那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都編入“客籍”,當地人稱呼客家先民為“客籍人”,並逐漸演變為“客家人”。這個他稱性的名詞,後來成為客家人的自我認同。更具悲情意義的是,這種認同也是客家先民長期遷徙形成的“處處無家處處家,日久他鄉即故鄉”這樣“做客人家”的族群心態。

  張勝友一直希望為客家人寫首歌,可在這厚重的歷史前遲遲不知如何落筆。一次,他從北京飛往廈門,當聽到空姐說飛機已經飛過黃河就要飛越長江時,客家先民跨越黃河、長江直至汀江畔的一幅幅圖景浮出腦海,他當即撕下飛機上的衛生袋,寫下那首著名的《土樓謠》:“漫漫黃塵兮山高路長,訴說著一曲千年惆悵;依依土樓兮圓圓方方,珍藏起多少客家夢想?”

  此後,客家人經歷了兩次大遷徙。一次是“湖廣填四川”以及明末“入台”;一次是太平天國時期廣東“土(著)客(家)械鬥”導致的向廣西、海南等方向的遷徙。此外,南宋以來,客家人陸續通過海路和陸路向外遷徙,包括《下南洋》中描繪的“契約華工”等。

  據估計,客家人分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有1.2億人,中國內地約有7000萬人,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其中,香港華人1/3是客家人;台灣有1/5到1/4是客家人。除閩贛粵外,湖南、廣西、四川等地也都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有許多客家人,典型表現是有不少“永靖同鄉會”。永,是福建永定;靖,是福建南靖。這兩個“純客縣”是著名的僑鄉,有著世界遺產“福建土樓”。

  可供借鑒的是,作為客家人的孫中山先生當年在海外募款,即得到海外客家同胞的大力支持。

  當前,西方學界對客家人的評價是:“東方猶太人”“跋涉在崇山峻嶺間的高門華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