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地中海護航凸顯中國“遠洋存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2 09:23:54


資料圖:中國海軍鹽城艦。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日本《外交學者》1月10日載文《中國和遠洋》,摘要如下:

  儘管美國及盟國認為北京在近海的行為正越發影響地區穩定,但中國正逐步實現對東亞之外的國際安全貢獻的多樣化。近期派遣護衛艦為銷毀敘利亞化武護航,就反映出中國正在尋求新途徑。這提醒人們,正在進行的反海盜努力已令中國獲得一種富有成效的“遠洋”存在。

  在亞丁灣的多年存在,令中國海軍調遣“鹽城”號軍艦成為可能。中國媒體報道稱,此次執行從敘利亞至意大利的護航任務,是解放軍海軍首次在地中海開展此類活動,“是首演。”

  但與這些報道相反,其實自2008年以來,中國一直在亞丁灣及其周邊海域保持積極存在。從那時起,在亞丁灣部署的軍艦就已令中國海軍以反海盜名義頻繁進入地中海。中國艦船早已熟諳地中海,過去10年內不斷訪問歐洲港口。自2002年首次開展環球航行以來,中國海軍已多次造訪埃及、土耳其、希臘和葡萄牙等國。

  除了外交友好訪問,中國護航艦隊還常在地中海開展補給和檢修。此外,反海盜任務還令其探索了地中海的廣大周邊地區,包括黑海、直布羅陀海峽和“鹽城”號此次途經的紅海。上述經歷不但賦予解放軍海軍在全世界關注下為敘化武成功護航的自信和能力,還反映出北京已獲得運用於多層面國際安全事務的信心和技能。 

  中國海岸線距離亞丁灣約1萬公里,離地中海更遠。許多中國軍艦需兩周多才能抵達地中海。很難確定若缺乏在亞丁灣的海軍存在,是否會阻礙中國派遣“鹽城”號執行本次任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