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少藥”“缺醫”:透視風口上的大國中醫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14:40:14


來源:半月談網
 
  中醫藥養生“叫好又叫座”

  中醫藥養生作為人類生存智慧和對生命進行自我管理的藝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民眾中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

  “三九貼”“三伏貼”……在很多地方的中老年人群體中,中醫貼膏成為一種熱門的養生方法。55歲的成都市民楊建民深諳其中奧妙:三伏天陽氣最盛,且有暑濕困擾人體,貼敷以化濕、驅除體內宿寒為主;三九天陰氣最盛,陽氣內斂衰微,貼敷以提升人體陽氣及禦寒為主。“還要根據不同的體質來選擇不同的貼敷,因人而異。”老楊說。

  不僅是城市居民,在廣大農村地區,中醫藥也是群眾養生、調理的重要選擇。

  遼寧省鞍山市岫岩縣興隆鎮河沿村老中醫馬啟三行醫60年,他告訴記者,很多村民來診所開中藥進補,像溫陽補氣的、除濕去燥的、固本補腎的等等。價格方面,拿調理肝臟的湯藥來說,每個月大概400元至500元,村民一般也能吃得起。

  阿膠配上黑芝麻、紹酒、核桃仁、冰糖熬制,冷卻凝固後切成四方塊,包在蠟紙裡——對於市面上出售的這種阿膠糕,37歲的沈陽白領王莉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買點,晚飯前半小時吃一塊,為的是美容養顔,滋陰補氣。

  在一家大型建築企業從事文秘工作的楊小姐,經常要跟著施工隊滿世界跑。不管是在非洲還是亞洲,她的行李箱中總會有黃芪、當歸、枸杞等中藥材。“我會用這些藥材搭配竹蓀、山藥煲雞湯、羊湯補氣血。如果是夏天就做枸杞銀耳粥,滋陰補氣最好不過,這樣在世界各地都能品嘗家鄉的味道,還有保健功能。”

  從醫30多年的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任中醫師鄭美鳳說:“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中醫藥的特殊作用,中醫藥保健正在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但目前許多人對中醫藥保健有誤解,輕信一些似是而非的宣傳,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現在各種電視節目和報紙雜誌上的健康養生欄目、文章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但許多說法太籠統,沒有從人與人的體質、健康差異出發,說明中醫藥思想的傳播依然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