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少藥”“缺醫”:透視風口上的大國中醫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14:40:14


來源:半月談網
 
  從國家戰略到國際化機遇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去年以來,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醫藥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中國中醫科學院舉行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我國中醫藥領域大事連連,備受關注。專家表示,無論是國家戰略的實施還是國際化的機遇,都會讓中醫藥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

  “剛開業時患者不多,許多人是在其他醫院醫治無效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中醫診所,結果獲得了很好的療效,”杜拜同仁堂店梁醫生說道。

  在海外,醫者仁心、濟世養生,中醫所推崇的理念讓中醫藥漸被接受並贏得口碑,讓更多的海外友人開始了解並信任中華醫學瑰寶。如今,同仁堂已經開設了110多家海外零售終端,診療超過3000萬海外患者。

  據統計,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中醫針灸診所已達10萬多家,針灸師超過30萬人,註冊中醫師超過5萬人。中醫針灸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和地區主管機構簽訂含有中醫藥內容的合作協議達80多個。

  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中醫藥被頻繁納入中外首腦會談議題,成為國家層面合作的重要領域,中醫藥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2015年6月中捷中醫中心的成立,成為首個健康領域中外合作項目。

  各方共推中醫藥發展的局面不斷形成。去年7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醫堂館社區服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年會在北京舉行。近500位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地區)的中醫館、國醫堂、養生保健機構等的中醫藥工作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會議,共同探討基層中醫藥健康服務事業發展。

  “如果把中醫藥服務體系比作是一座金字塔,那中醫館、國醫堂、養生保健機構等提供的中醫藥服務就是金字塔的塔底。但這個塔底還不夠牢固,基層中醫藥工作者的水平參差不齊;服務標準化還有待探索。”國醫堂館社區服務專委會會長李俊德表示,搭建這樣一個基層中醫藥工作者交流臨床經驗、普及中醫養生知識和方法、開展學術研究的平台,有利於提升他們的整體水平,推廣醫療經驗、服務模式,引導其正確運用中醫理論開展健康服務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