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能駕駛三大安全挑戰亟須破解
http://www.CRNTT.com   2021-06-01 17:50:52


 
  隨著智能駕駛車路協同的等級提升,網絡安全風險也在增加。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車聯網裡的大量傳感器永遠在線,但是因為功耗問題相對簡單化,安全防禦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被木馬入侵。同時,基於車聯網單點到多點的工作模式,一輛車可能把數據發送給相鄰的所有車,類似的大量直接通信會帶來新的安全問題。

  防止黑客攻擊是保障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行駛的關鍵。中汽數據有限公司智能網聯部部長張亞楠說,一旦車輛受到黑客攻擊,它會變成“僵屍”車輛,從而引發大規模的交通事故,威脅社會安全及人身安全,因此這就給政府和車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國家層面,應加快推進標準制定,不僅包括汽車產品信息安全的技術標準,還需明確網絡安全漏洞管理規定,令車企有章可循;在企業層面,應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安全分析和監測,保障車輛運行中的網絡安全。

  挑戰三:車輛行駛的用戶信息安全

  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提升,數據量在不斷積累,其中包括大量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可能存在的信息洩露風險引發廣泛擔憂。“智能汽車每天製造的海量數據為什麼被收集,哪些數據被收集,會被誰使用,會不會被洩露?這些問題將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繼里程焦慮、充電焦慮之後新的用戶焦慮。”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戰略官鄭剛說。

  鄔賀銓指出,車聯網收集的數據,理論上覆蓋範圍越廣,越能精准掌握交通全局狀況,有利於優化道路交通。但對於車主而言,卻很不透明,很多時候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散播出去,例如車輛出發地、目的地、行駛路線、行車軌跡等屬於車主的隱私信息。因此,車聯網覆蓋的信息邊界和信息權限問題,值得探討。

  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認為,目前亟須建立一個統一可控的技術平台,形成一套貫穿車、路、雲、網等整體信息和數據的安全體系,在實現信息安全的基礎上,推動產業資源和技術資源的融合,使行業步入正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