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持“兩條腿走路” 加強基礎研究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08:03:08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這為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方向。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志文章介紹,基礎研究是指認識自然現象、揭示自然規律,獲取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動。它處於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早期的基礎研究通常被視為“純粹”的、不考慮應用目的的科學研究。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對科技的需求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加劇,要求科學研究成果更快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基礎研究逐步向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個方向發展。目標導向型基礎研究主要面向國家戰略目標和發展需求,研究成果和產出具有一定可預期性;自由探索型基礎研究指向最底層的科學原理,主要解決的是“從無到有”“從0到1”的問題,其研究成果有時難以直接應用於實際。近年來,隨著科學與技術加速融合,越來越多的國家把許多技術領域的基礎問題也納入基礎研究範圍,推動基礎研究的重點進一步從過去專注於探索客觀現象、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向探索基本原理與關注成果應用並重轉變。與此同時,隨著重大科學問題的複雜性越來越大、艱巨程度越來越高,大裝置、大工程、大協作的科研組織模式盛行,基礎研究進入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為主要特徵的大科學時代。

  文章介紹,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基礎研究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研究範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世界主要經濟體越來越重視以國家戰略任務牽引的目標導向型研究,將信息、能源、健康等作為重點,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轉化、生產的一體化部署,搶占發展先機。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文章指出,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迫切需要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加強基礎研究,聚焦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提出的前沿問題、重大應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論問題,凝練基礎研究關鍵科學問題並著力攻關,進而實現前沿科學引領並支撐技術突破、應用需求牽引源頭創新,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