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中醫藥國際標準 讓香港中藥“走出去”
http://www.CRNTT.com   2024-04-02 11:16:06


 
  國際市場、東盟市場空間廣闊,談到如何讓我們的中醫藥更好地走出去時,鄧清河充滿緊迫感,直言“我們要做得好、做得快,不能讓其他國家搶先一步”。鄧清河建議,國家要統一中醫中藥的標準,“統一大灣區標準,不要國家有一套標準、香港有一套標準、企業都各有一套標準,要早點統一”。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法律法規、檢測認證、管理服務方面優勢明顯。鄧清河說,希望國家給予政策支持香港在發展中醫藥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包括讓香港中醫藥廠借助“一帶一路”走出去。他的建議包括建立中醫藥的國際標準,同時得到內地及其他國家認可;中藥的互通認證機制、中藥檢測標準、經典名方的權威認可等,並且支持香港GMP(“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標準”)藥廠,同時對接內地及國際市場,讓香港的中藥可以“走出去”,也可以進入內地。

  鄧清河同時建議,特區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發展中醫藥。本港首間中醫醫院在2025年分階段投入服務,他認為短期內應該增加現有大學的中醫學士本科學額,培養更多中醫人才,並從各方面增加中醫藥人才來源。

  日本財團擬購餘仁生響警號

  同為著名中醫藥品牌的位元堂主席,被問到是否有日本財團欲收購位元堂,鄧清河坦言,曾有日本財團詢問過。有無下文?“我有愛國情懷,並唔想賣,會繼續做下去”。

  《彭博》日前報導,有意洽購餘仁生的財團中,日本三井物產和樂敦製藥出價最高,有機會成為買家。消息指出,企業估值約8億美元、折合約62億港元。

  餘仁生總部位於新加坡,專營中醫藥材和中成藥,已有超過144年歷史。截至2023年5月,集團在大中華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擁有約177家分店。

  餘仁生由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餘廣培於1879年創立,初時他在馬來西亞開設醫館,為吸鴉片的中國礦工提供醫治和藥物,其獨子餘東旋後來把家族生意發揚光大。餘仁生逐漸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中藥房,業務還從馬來西亞半島擴展到新加坡、香港及內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