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重磅:劉兆佳談治港思路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20-12-08 00:11:04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能否請您大致介紹一下中央治港思路的轉變過程?

  劉兆佳:我認為中央治港思路變化是從被動到主動到主導。在這個過程中,中央在香港事務上的角色越來越積極,也越來越集中於製造有利“一國兩制”全面和準確貫徹的條件。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日前指出,“一國兩制”實踐已進入“五十年不變”的中期階段,許多問題已充分暴露。那麼過去在問題還沒充分暴露的時候,中央是採取一種比較被動的對策,儘量不干預香港事務,不要讓各方面引起對香港前途的擔憂,希望讓香港人自己意識到“一國兩制”所面臨的問題,從而自己解決問題,不需要讓中央出手來處理。

  但是過程當中,因為中央插手比較少,反而引發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譬如說香港的反對勢力越來越壯大、越來越野心勃勃、越來越激進,試圖主導“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話語權,不斷利用中央給予香港的政治自由挑戰中央政府,阻撓特區政府施政,甚至拉攏外部勢力介入香港事務;不斷在香港利用民主改革作為發動群眾,激起他們從事政治鬥爭的藉口。如此一段時間之後,香港的局勢和民情民意對中央越來越不利,對特區管治越來越不利,很多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一國兩制”的認知也出現了嚴重偏差,把香港當成獨立政治實體,排斥中央在香港的任何角色,不承認中央在香港所擁有的權力。

  2003年香港爆發了反對23條立法的大規模群眾行動,促使中央不得不改變對香港的政策,從被動走向主動,主動出手去處理香港問題。但是這個“主動”主要反映在對香港經濟的帶動上,所以自由行、CEPA、人民幣業務、內地企業、香港上市集資到讓香港參與國家的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紛紛出台。中央給予香港更多在內地發展的機會,希望從經濟層面紓緩香港的社會矛盾,從而帶來一些良好的政治效果,並盡力強化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在這個階段,中央在香港政治事務上的參與還是比較少,更多地集中在經濟、民生方面。

  因為中央的政策,香港在經濟上的確得到一些改善,取得一些進步,和內地的經濟合作關係也出現一些好的勢頭,兩地同胞之間來往亦有所增加。但是這也引發出一系列新的問題。兩地同胞接觸多了之後反而產生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摩擦,內地資本進入香港使得一些香港人在經濟上感覺受到威脅,內地人才進入香港帶來的競爭引發部分香港人的擔憂,大量內地訪客到港對部分香港人的生活造成干擾。中央的“惠港”政策當然在經濟民生上帶來了良好效果,但同時也引起部分香港人的擔憂和恐懼,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特別是香港的制度、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是不是會受到內地影響而沒有辦法保存下來等等。這個時候,在政治上,香港產生了本土分離主義,最嚴重的當然是“港獨”主張抬頭;而西方支持的反對力量進一步擴大他們在香港的力量,進一步推動所謂民主改革,使他們有更大的政治權力來抗拒中央和阻止香港內地關係的進一步發展。2014年佔領中環行動就是這種趨勢的爆發,反對派試圖領導香港進一步擺脫中國內地,對抗中央,甚至有些人提出要把香港從中國分離出去。西方勢力在佔領中環的行動中更扮演了昭然若揭的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