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盧新寧:讓“文化”成為香港未來發展關鍵詞
http://www.CRNTT.com   2021-07-22 00:28:03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發表主旨演講(中評社 段曉魯攝)
 

  第一,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應如何增強“對話實力”?

  盧新寧提到,香港接九州風、通五大洋,長期以來就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的一條“運河”。在頻繁的交流互鑒中,逐步造就了眾多國際知名的文化交流平台,形成了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亞洲創意中心、東西方表演藝術中心、會議展覽中心等,這是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優勢和底氣所在。

  盧新寧表示,香港善於做中間貿易,眼觀六路、連通東西就能風生水起。但“文化”具有特殊屬性,它沒有既定之規,無法用數字衡量,而是根源於獨特的人類經驗、幽微的人類精神、深厚的人類價值,有著巨大的空間與開度。“文化交流”因而也有著特殊性,它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規範、契約,更需要同聲相求、同氣相應、知音相惜,形成文化交流的“氣場”和“土壤”。因此,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自身先要有深厚的文化藝術感染力、豐沛的文化藝術創造力、廣泛的文化藝術輻射力。很難想像一座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會成為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喜歡對標國際,倫敦、紐約都是從貿易起家,而後以金融聞名,同時成為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香港需要苦練“內功”,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和項目“話事”,才能“請得進來”“走得出去”,擁有與國際文化藝術對話的實力。

  盧新寧說,多年來,香港從電影、電視、動漫,到音樂、出版、廣告、藝術設計等,都有不俗的發展成就,並深度融入了世界文化體系。但過去幾十年來長期領先,並不代表未來可以持續領先。周邊的韓國、台灣以及東南亞等已先後崛起迎頭趕上,香港文化產業的傳統優勢受到明顯衝擊,有些已經走向低谷,需要迎難而上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吸引力,更好發揮中西文化交流的紐帶作用,努力成為中外文化藝術各領域“打卡點”,把帶有港產標識的文化藝術產品和服務遠播世界更多角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