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盧新寧:讓“文化”成為香港未來發展關鍵詞
http://www.CRNTT.com   2021-07-22 00:28:03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發表主旨演講(中評社 沈而忱攝)
 
  第二,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應如何提升“文化魅力”?

  盧新寧回憶道,2019年6月,我曾看過一場演出,對我觸動很大。這是一個成立不到3年的香港樂團,成員全是演藝學院畢業的年輕人,他們到敦煌採風後,立志組建樂隊演繹敦煌音樂,並創造性地研究古譜古音,成功演繹了敦煌壁畫裡的場景。看了他們的演出,旋律至今仍不時迴旋於腦海。疫情期間他們通過雲直播音樂會,當天就有66.18萬觀眾在線觀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反響。敦煌與香江的“交響”,獅子山和莫高窟的“對話”,讓人欣喜,也給人啟發。樹高千尺,根深才能葉茂。香港要做好文化交流,提升文化魅力,首先要尋找自己的“文化主場”,築牢自己的文化根基。

  盧新寧指出,香港曾擁有一批有著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大家,也曾湧現過一批有著廣泛傳播力的經典作品。饒宗頤通過學術研究將中國思想傳播到世界,金庸通過武俠小說將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王家衛通過電影藝術將中華韻味展現給世界……好作品不會憑空而來,這些文化品牌為什麼能傳諸於世、傳之久遠?是因為它們有著共同的根和魂,最動人處都飽含著對中華文化的深沉之愛。在座各位可能不少人都看過音樂劇《利瑪竇》,利瑪竇雖以傳教為己任,卻表現出對儒家文化的“溫情與敬意”,這背後正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華優秀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竭的寶庫,許多外國人都從中尋找素材、尋找靈感,如果我們自己卻疏離家國情懷、丟棄文化根脈,不懂得從本國歷史文化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甚至陷於“本土”迷思、阻斷歷史長河,怎麼可能創造出獨具魅力特色的文化形態,又如何談得上擁有與世界對話的實力和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香港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從文化上來說,固然要八面來風兼收並蓄,同樣要一脈相承培根鑄魂。唯有“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讓充滿時代特點的“中國氣派”“中國故事”喚起更多“溫情與敬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