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國學者李熙玉對中評縱談東亞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7 00:08:42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評價習近平提出的“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外交理念?

  李熙玉:中國強調的“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一環。中國自認為在國際水準上與美國還存在實力差距,認為自己還不是G2。因此,中國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致力於打造強國基礎。這就需要堅持‘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構築合作基礎。

  命運共同體,是處於安全意義上的考慮,可以說是與責任共同體具有相似的概念。利益共同體則是指經濟方面的合作,即,強調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利益的。這樣的外交理念,是把責任與安全、經濟問題統一起來,共同解決的複合型外交理念。並且這也是中國強調要積極為東亞發展做出貢獻的奉獻外交中的一環。最近中國重提的‘一路一帶’政策,也是中國以命運共同體及利益共同體的具體政策來體現的。

  中評社記者:從整體上講,您如何評價“習式外交”?

  李熙玉:習近平式的外交才剛剛開始,還沒完全確定。習近平外交的核心,第一是國內政治穩定優先於外交。要穩定國內政治,改善國內政治與民生問題,就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習式外交圍繞這點展開。

  第二,”習式外交”以更積極的姿態強調對國際社會的責任。如果說過去中國是在美國制定的秩序里行動,那麼現在可見中國對與自己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部分,要積極發揮制定規則的作用(rule setter)。

  對這部分,周邊國家因為對中國這樣的變化還不確定,所以有受到威脅的意識傾向。對此,中國政府需要做出外交努力:通過軟實力(soft power)、魅力攻勢(charm offence),還有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等方式,消除周邊國家對中國強大而產生的威脅感,與周邊國家共享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專題: 第三屆首爾防務對話與東亞安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