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銘清:文化基因是決定因素 文化台獨荒謬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00:12:59  


 
  這種巨大的凝聚力歷久不衰,任皇權更迭,王旗易幟,中國人回家過年去滋潤親情的初心始終如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就是中國人對宗族血脈的尋根問祖。

  曾經有人擔憂,面對國外的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洋節,中國人對自己傳統節日的固守是否會改變。當這種擔憂遇到春運期間的車站、碼頭、機場那人頭攢動、人流如潮的場景,就完全打消了。這種場景,就是人心所向,勢不可擋的力量,是中國文化形成的民俗、民心、民意、親情的生動體現,是根植血脈的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是融化在中國人骨髓裡的文化基因產生的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強大的整合能力。

  台灣本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之一,因此重視台灣地區的鄉土文化與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是一致的。但鼓吹“文化台獨”的人別有用心地推崇“鄉土文化”的地位,人為地誇大台灣鄉土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差異,企圖以台灣地區的鄉土文化取代中華文化。

  但是,他們的企圖是徒勞的,事實證明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同心相繫、同情相融,是血脈相連、砸斷骨頭連著筋的骨肉兄弟,都是共同的中華文化的傳人和精神家園的守護者。如果把中華文化比作一棵大樹,台灣文化就是這棵大樹的分支。正因為台灣文化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這棵大樹,它才能根深葉茂,而台灣文化又在其發展中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兩岸同胞一家親,植根於共同的血脈和精神,扎根於共同的歷史文化有歷史事實為證。早在遠古時期,源自大陸的舊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已經傳播到了台灣。隨著大陸先民向台灣遷徙和開發,大陸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哲學思想、倫理道德、宗教信仰、宗族制度等在台灣全面生根壯大。據台灣人類學家統計,台灣人口中98%是漢族,其中 75%是閩南人,14%是客家人,9%是大陸其他省籍人。台灣的民間信仰、飲食習慣、節日習俗、婚喪嫁娶、祭祀祖先的禮儀也都與閩粵相同。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不論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還是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文學藝術等,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都來自中華文化的基因。

  台灣一位從事廣告製作 20 多年的導演孫煜菁,曾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他拍過《一雙筷子》的公益廣告,在央視播出後,不但引發了大陸同胞強烈的共鳴,還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稱讚。原因是通過一雙筷子使兩岸中國人強化了炎黃子孫對自己文化基因的認同,對自己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筷子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有著 3000 多年的歷史。筷子一頭圓象徵天,一頭方象徵地,寓意為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使用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係理解。可見筷子裡有信仰、有理念、有智慧。一言以蔽之,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才能引發炎黃子孫的共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