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拜登台海政策為何兩面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3-18 00:03:06  


 
  其次,持續提升美台政治互動和“夥伴關係”。為了凸顯美台所謂緊密的“夥伴關係”,拜登政府還不斷拉高美台互動層級,以“切香腸”的方式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藉以顯示美國對台灣當局的堅定支持。例如2021年1月20日,台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受美國“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邀請,參加了拜登的總統就職儀式,這是自1979年以來台灣當局高官首次正式受邀。2月10日,美國務院亞太代理助理國務卿金聖(Sung Kim)與蕭美琴在國務院舉行會晤,並通過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的官方社交媒體予以公布,同時鼓吹“台灣是民主領頭羊也是重要經濟、安全夥伴,美國正深化與台灣的關係”云云,這是拜登上任後蕭美琴首次獲准進入美國國務院。3月28日,美國駐帕勞大使約翰·亨尼西尼蘭(John Hennessey-Niland)隨帕勞總統訪台,成為自1979年以來首位公開訪問台灣的美國駐外大使。4月9日,拜登政府宣布修訂對台交往準則,繼續鬆綁美台交往限制,允許美國官員在聯邦政府大樓接待台官員,或前往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雙橡園參加非正式節日的活動。隨後又指派拜登密友、前參議員克里斯·多德(Chris Dodd)、前常務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及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等重量級人物訪台,凸顯美國對美台關係的“高度重視”。6月6日,參議員泰米·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丹·蘇利文(Dan Sullivan)及克里斯·昆斯(Chris Coons)等搭乘C-17A“環球霸王”運輸機從韓國美軍基地直飛台北松山機場,宣布向台灣當局捐贈75萬劑疫苗協助抗疫。9月中上旬,台灣當局“海巡署長”周美伍首次受邀赴美參加美台“國安高層”戰略對話“蒙特雷會談”,與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部高層進行對談,討論雙方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責任分屬,以及未來合作支援模式。10月13日,美國國務院官方推特賬號發布了主管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約瑟夫·費爾南德斯(Joseph Fernandez)與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在國務院會見蕭美琴的照片及推文,並再次宣稱美對台承諾“堅如磐石”,期待進一步深化美台關係。11月9日,以參議員約翰·柯寧(John Cornyn)為首的6名國會參眾兩院議員搭乘美國海軍C-40A行政專機,從菲律賓克拉克基地飛抵台北,在訪台期間不僅與蔡英文進行會晤,還首次獲准進入台灣當局防務部門,聽取“軍事威脅簡報”,討論如何根據“與台灣關係法”幫助台灣提升“自衛能力”。〔7〕11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Mark Takano)率領一個由兩黨6名眾議員以及十餘名幕僚組成的代表團,乘坐美軍公務機抵達台灣,並在訪台期間前往台灣當局防務部門以及台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針對台軍軍力提升與改革進行意見交流。2022年3月1日,正值俄烏爆發大規模衝突之際,拜登特意派遣一個由美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Michael Mullen)領銜的跨黨派代表團訪問台灣,其他隨行人員包括小布什政府時期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梅根·奧沙利文(Meghan O'Sullivan)、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國防部副部長米歇爾·弗盧努瓦(Michele Flournoy)等多名前高級國防和安全官員。在訪台期間,該代表團與蔡英文和台灣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會面,討論美台關係和區域安全,旨在展示美國兩黨對“美台夥伴關係”的持續堅定支持。〔8〕2022年8月,美國國會眾議長南希·佩洛西更是不顧中方的嚴正反對,執意竄訪台灣,令兩岸關係乃至中美關係陷入高度緊張。由上述可見,在拜登上台後美台高層政治互動層級顯著提升,不僅更趨頻密,且呈現出日益公開化的態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