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歷史探究:“張之洞檔案”里的另面戊戌變法

http://www.CRNTT.com   2014-03-29 09:09:00  


 
  其二,以往的戊戌變法史研究,經常以康有為、梁啟超的說法為中心;而“張之洞檔案”中這批出自康、梁之外的材料,可以讓研究者站在康、梁之外的立場,來看待這次改革運動。 兼聽者明。由此,易於察看到康、梁一派在戊戌變法中所犯的錯誤。

  其三,由於這批材料數量較多,準確度較高,許多屬當時的高層秘密,可以細化以往模糊的歷史細節,尤其是歷史關鍵時刻的一些關鍵內容。這有助於我們重建戊戌變法的史實,在準確的史實上展開分析,以能較為客觀地總結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

  也就是說,原先的戊戌變法史的研究,主要依靠康有為、梁啟超留下的史料,並進行了多次辨偽識真,建立起當今戊戌變法史實結構的“正面”——儘管這個正面還有許多瑕疵和缺損;那麼,通過“張之洞檔案”的閱讀,又可以看到戊戌變史實結構的“另面”——儘管這個另面也不那麼完整和清晰。任何事物都是立體的,多維觀察的重要意義,本來是不言而喻的;但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對於閱讀歷史的讀者來說,由於史料的保存多有缺憾,能夠閱讀到歷史的“正面”同時又閱讀到歷史的“另面”的機會並不多。這是我的一種幸運。

  我必須說明,本書只提供了戊戌變法的“另面”,讀者若要建立起戊戌變法史的完整認識,當然還要去看看其“正面”。

  我還需要說明,由於本書所引文獻皆用中國傳統紀年,時間又相對集中,為避免過多換算而引起讀者的理解不便,本書使用中國傳統紀年,並在必要處夾注公元。

  當我看到“張之洞檔案”中那些激動人心史料,卻進入了奇妙吊詭的生活。我剛剛從北京大學返回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去北京的近代史研究所看檔案,反而成了不太方便的事情。於是,我只能在課餘或假期飛北京,盡可能地躲開近代史所的各位師友,以節省時間,多看一點。在此向各位師友致歉。資料搜集工作進行近半,我又與《中華文史論叢》的老編輯蔣維崧先生商量,想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在刊物上進行論文連載。蔣先生聞此是一口應允。開場的鑼鼓敲響了,我又發現,每三個月結一次賬,實在是一樁讓人吃不消的力氣活。為了按時交稿,又找了朋友,跑到政治大學,躲了五個多月,完成了本書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本書的主要部分曾作為論文在《中華文史論叢》上連載,該刊精細的編校工作讓我想起來就感動不已——現在很少能見到如此認真的編輯與校對,且也不見這般柔中有剛的催稿手法。這批論文發表後,我又放了一段時間,以能發現錯誤,隨時進行修改。此次再跑到中央大學,為的是再躲上三個星期,以進行最後一次修訂。寫下以上這些私人性的話語,是為了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諸多人士——蔣維崧教授、林虞生老先生、胡文波先生、唐啟華教授、呂紹理教授、汪朝光教授、金以林教授、馬忠文教授、深町英夫教授、張玉萍博士……而我心中最為感謝的,自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尤其是茹靜女士,我在那裡度過了許多陽光燦爛的美好時光。

  作者簡介:茅海建,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鹹豐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1998)、《戊戌變法史事考》(2005)、《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2009)、《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2011)。

  茅海建:“張之洞檔案”里的另面戊戌變法

  來源:騰訊文化 2014-03-24 16:3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