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今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2-02-03 08:30:44  


 
  文章指出,資本市場監管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創造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突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就無從談起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其次是促進市場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優,爭取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質的全面提升;沒有帕累托最優,就不是最優選擇。然後是依靠需求管理、供給管理、市場管理促進市場動態均衡、帕累托改進,力求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量的穩中求進;沒有動態均衡、帕累托改進,也不是最優選擇。

  文章分析,依此推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路徑有兩種選擇:一條路徑是走“W”型發展路徑(A→E→B→L→C)。具體地說,從均衡點A出發,先按照帕累托改進要求,擴大供給曲線S1,移動供給曲線到S2,促成新的均衡點E。但是,不能連續移動供給曲線到S3;否則,股市持續下跌、大幅震蕩,有可能突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首要目標。因此,必須按照帕累托改進要求,移動需求曲線D1到D2,促成更新的均衡點B。

  同理,也不能連續移動需求曲線到D3;否則,股市持續上行,可能導致新的均衡價格大幅偏離內在價值,也有可能突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首要目標。因此,接下來,必須再將供給曲線S2移動到S3,促成更新的均衡點L。最後,又必須按照帕累托改進要求,移動需求曲線D2到D3,促成最新的均衡點C,實現資本市場W型持續發展。

  另一條路徑是走“M”型發展路徑(A→F→B→H→C)。也就是說,從均衡點A出發,先按照帕累托改進要求,外移需求曲線D1到D2,促成新的均衡點F。但是,不能連續外移需求曲線D3,促成次新的均衡點G;否則,可能導致新的均衡價格大幅偏離內在價值,也有可能突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首要目標。因此,必須再按照帕累托改進要求,移動供給曲線S1到S2,促成更新的均衡點B。

  同理,也不能連續外移供給曲線到S3;否則,出現股價持續下跌,突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首要目標。因此,接下來,必須再外移需求曲線D2到D3,促成更新的均衡點H。最後,又一次按照帕累托改進要求,外移動供給曲線S2到S3,再促成最新的均衡點C,實現資本市場M型持續發展、不斷促成資本市場的動態均衡。

  文章認為,從目標函數看,走“W”型發展路徑和走“M”型發展路徑都符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促進市場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優,依靠需求管理、供給管理、市場管理促進市場動態均衡、帕累托改進等三個資本市場經濟人理性的充分必要條件。但是,走“W”型發展路徑突破了當前出台資本市場政策的約束條件。其原因是如果走“W”型發展路徑,意味著市場必須繼續下行,促成股市持續下跌,突破資本市場目前正處於階段性的政策底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關於資本市場目前正處於階段性的政策底部的預期主要有三:一是2011年10月10日,中央匯金公司在其網站上宣布,自10月10日起已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農、中、建四行股票,並繼續進行相關市場操作;這是繼2008年、2009年之後,中央匯金公司再次宣布增持四大行股票;市場一致認為,匯金此次出手可被視為政策“救市”。二是據有關測算,目前滬深兩市成交量合計持續低迷,已經不能實現證券行業簡單再生產。三是據有關媒體,中央政府近期一再要求提振股市信心。

  文章最後說, 2012年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策略是走“M”型持續發展路徑,各項政策措施將服務於和服從於“M”型發展策略,確保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