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外交的外部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2-02-28 10:20:52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無論是和美國的關係還是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中國仍然有很大的外交空間。這些空間的拓展無疑可以增加應付自己所面對的挑戰的可能性,有可能避免和外在世界的對抗,而增進國家利益。但這些空間的拓展的前提就是要解放思想,改變傳統思維方式。在國際關係上,英雄主義要不得,懦夫主義也要不得,只有理性才能追求國家利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外交的外部戰略選擇”如是說,詳論如下:

  中國外交的外部戰略選擇涵蓋方方面面,因為本欄這組討論,聚焦於美國的地緣政治大轉移給中國帶來的挑戰,這裡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兩個相關的方面,即中美關係和中國的周邊外交。

  在中美關係上,最大的困難仍然在於中國如何認識美國。很多年裡,這兩大國各自對對方有過多的“情緒”而缺少理性客觀的認識。這裡不談美國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對美國的認知,實際上也一直存在很多問題。在人們日常的討論中,各種情緒是顯見的。有親美者,他們希望中國接受美國式的制度,演變成美國那樣的國家。這個群體實際上是喜歡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來促成中國國內的變化。但是,在一些國際事務上,例如南中國海和東海問題,他們也不希望美國站在中國的“對手”一面。有輕美者,他們往往藐視美國,認為美國沒有什麼了不起,中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來行事,無需考量美國的回應。反映在南中國海和東海問題上,這個群體主張中國以強硬手段來應付有關國家,而無需考慮美國會採取怎樣的行動。當然,也有恐美者,他們對自己毫無信心,恐懼於美國的一切。反映在南中國海和東海問題上,這個群體往往採取“懷柔”政策,或者被動應對或者無動於衷,最終導致局勢的失控。

  就中國的周邊外交來說,中國最難以面對的就是“美國的存在”這個事實。不管是因為歷史的因素還是現實的因素,美國和中國周邊國家的關係千絲萬縷。很多中國人往往簡單地把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視為是中美關係的一環,把所有的麻煩和問題與美國聯繫起來,似乎沒有美國,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因此,從主觀上說,很多人還是想著有朝一日把美國勢力趕出這個領域。中國的一些行為(主要是反對美國在亞洲存在的言論),也被美國人解讀成為中國把美國趕出亞洲的努力。對當今世界唯一霸權的美國來說,中國人的這種心態令其十分擔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