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李煜明說,隨著普選的來臨,政黨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中評社記者攝)
 
  李煜明: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在她的史丹福大學碩士畢業論文中論及香港的政黨政治。她認為,香港在回歸之前,末代港督彭定康所做的政治改革並不完全。民主社會最常見的制度有兩種,一種是美國的總統制,政府官員就不能兼任議員,行政和立法部門互不隸屬;另一種是英國的議會制,政府官員基本上都是國會議員,行政立法一體。彭定康受英國議會制的影響,想把香港改成英式議會制度,但由於《基本法》不允許政府官員來自立法局,結果造成政府“有權無票”的情況,缺乏如英美政府般從機制上維護行政主導優勢的做法。當初政府在立法局還有十席官守議席,但被彭定康先生取消後,政府就完全沒有立法會議員的固定支持,每次推行政策都需要逐次遊說政黨,所花的資源較其他成熟民主政體多得不成比例。

  葉太把香港現行的政治體制歸納為“多黨半民主制”,因為香港現有很多黨派,但是特首和立法會都不是完全普選產生的。隨著普選來臨,政黨政治的發展空間會否因而有所增加?我們認為會的。美國政治學者Clinton Rossiter曾指出,民主社會必定是政黨政治,香港逐步邁向民主社會,所以隨著普選的來臨,政黨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

  至於如何保持行政主導,新民黨認為可以考慮容許特首有政黨背景,以便其在立法會有支持票。目前的問責官員主要由專業人士或高級公務員出任(比如現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原是一位醫生),很少有政黨人士可以直接入閣參政,這的確會造成行政和立法之間的疏離。當然,有些部門首長確實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士才能勝任,但香港亦可考慮參照德國和紐西蘭的模式,在任命官員的時候,根據立法會內與政府理念相近的議員的人數比例,委任該等政黨的其他有才能的黨員出任部份問責官員,組成執政聯盟,加強行政部門推動政策的能力。

  新民黨希望梁振英先生出任特首後繼續與政黨保持溝通,政府推行政策之前,也需要知會政黨,因為政黨是市民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充當反映市民的意見和爭取市民對政策的支持的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