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胡偉星:我講三個問題。第一,香港是否需要一套自己的政黨政治制度?第二,香港需要什麼樣的政黨政治模式?第三,要不要制訂政黨法。

  第一個問題。香港特區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地方,它怎麼增加自己的民主性,建立自己的地區性政黨制度,上半場我們講到,這是一個新的問題。香港是否需要一套自己的政黨政治制度?顯而易見,肯定需要。現在政黨政治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黨政治的問題。起草基本法的時候,鄧小平講過,反對在香港實行西方的多黨制,也不喜歡西方的三權分立,這是老一代政治家的想法,從歷史上看,有它的道理,尤其當年國民黨在香港還有影響,允許政黨參政,是不是也允許國民黨也參加香港政治?當時基本法的設計反映歷史記憶,可以理解。但是政治發展到這一步,肯定要實行自己的一套政黨政治制度。沒有政黨政治,怎麼培養政治人才?政治人才只有經過政黨政治的洗禮,才會有足夠的能力在公共政策上發揮作用。另外,行政主導也需要政黨和議會的支持,沒有立法會的支持,特首就是孤家寡人,沒有辦法強勢領導。還有輿論導向,在政黨政治中,政黨才能為某種公共政策發聲,影響民意,掌握話語權。

  第二,香港需要什麼樣的政黨政治模式?在政治學裡,政黨制度受幾個因素影響:一是選舉制度,二是社會的政治生態,三是政治人才。從選舉制度來看,香港不是小選區單一制,而是大選區多席位的比例代表制,這種選舉制度會造成多黨制,允許小黨的存在。在這種選舉制度下,一個小黨在選區取得不到百分之十的選票就有議席,一定會造成多黨制的存在。香港有些政治團體或壓力團體,他們不是政黨,他們只有單一的議題訴求,沒有一套完整的公共政策。社團跟政黨的區別,最主要是政綱的區別,兩者在政黨政治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香港需要一個高素質的政黨政治制度,才能帶領特區政府走向有效管治。什麼是高素質的政黨政治制度?首先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其次行政當局可以通過政黨制度建立比較高的管治權威,還有這套制度不影響特區同中央政府的關係,特區的政黨只在特區運作,不去影響內地的政治。高素質的政黨政治,要求政黨有完備的政綱,政黨具有穩定性和認受性,還要有魅力的有領導力的政黨領袖。

  從政治生態來看,目前香港的政黨政治分野不是根據公共政策的議題,而是根據政治立場分為建制派和反建制派,這在成熟政黨政治的國家裡很少見。在英美,兩大黨都是已經有共識的親建制派。美國的兩大黨,是公共政策的分野或者理念上的分歧,比如民主黨代表藍領和勞工,贊成加稅,支持墮胎,主張擴大公共福利開支;共和黨和茶黨則贊成小政府,反對加稅,限制公共開支,反對墮胎等等,每一年幾乎都是這些議題,沒有人不贊成憲法。英國保守黨和工黨也類似,沒有對體制上的重大分歧。香港的情況相反,政黨可以在基本的公共政策上左右搖擺,今天支持這個明天又不支持了,但是政黨的標簽是根據對中央政府的立場而定的。然而,落實普選以後,政治生態必將發生變化,反對派還會在這樣那樣問題上反中央,但是政黨政綱的重心必須轉到民生議題上來,政治生態會發生變化。

  第三,香港是否需要政黨法?基本法裡沒有規定政黨政治如何運作,現在《行政長官選舉條例》裡面講到不允許行政長官有政黨背景,要求特首無黨派,不代表任何政黨,是為了不想把政黨政治引入到特首選舉裡面。但是這存在很大問題,當選的特首沒有政黨背景或者沒靠政黨支持而當選,以後施政會遇上很大麻煩。以前民建聯支持特首施政,被貼上“保皇黨”的標簽,後來他們也因為有選票需求,不見得事事支持政府,特首於是就變成孤家寡人,沒辦法強政勵治。因此,要考慮改變特首“有權無票”的現狀,不允許特首有政黨背景這一條規定,應當重新考慮。如果我們的政治人才不光是政府的公務員,應當允許有政黨背景的民間人士參選特首,通過政黨的支持贏得選舉。當選之後或者宣誓之前,他可以放棄政黨黨員的身份,以不代表任何政黨去做特首。有政黨支持他才能有更多話語權,更理直氣壯,有人為他的政策背書、製造輿論。從行政立法的關係來看,如果沒有政黨的支持,特首推出的政策很難在立法會獲得通過,沒人為他保駕護航,所以從這點來看,也不應該人為地割斷特首和政黨的聯繫。總之,要不要制訂政黨法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我們對這個問題要有與時俱進的想法才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