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下半場:

  劉廼強:現在我們圍繞下列頗有挑戰性的問題,談談政黨政治未來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香港政黨政治發展應選擇一條什麼道路?新加坡模式是否適合香港?香港應否訂定“政黨法”,應否改變“行政長官不屬任何政黨”的規定?香港發展政黨政治,香港政治體制將出現什麼變化?政黨政治發展是否符合香港長期的、整體的利益?

  郭一鳴:基本法是20多年前寫的,回歸15年來,現實發展有很大變化,特別是有了普選的時間表,2017年普選已經近在眼前。將來無論普選的細節怎樣,都離不開“一人一票”,候選人將直接面對選民。不同理念的人,將圍繞不同的民生政策展開競爭,他們要告訴選民自己的治理理念和政策,願景如何,不能再像現在那樣只靠政治分野。除了政治分野之外,民生政策願景是很重要的。政黨政治應該怎麼做,是時候該深入認真地探討。
 
  我認為,新加坡模式不適合香港。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國家而香港不是,也因為香港的政制設計與新加坡不同。香港不可能回到殖民地政府、一個人說了算的時候了,也不可能發展像新加坡那樣一黨獨大的政黨政治,而是多個政黨角力。
 
  接下來可能面對的問題,就是泛民主派人士有可能當選特首,這是政黨政治應有之義。也許短期不會,但長遠有此可能。香港發展政黨政治,不可能由一個政黨永遠成為執政黨,必須和不同政黨分享權力,這對於香港的政黨發展,應該是健康的。我的看法是,將來在政治立場上跟中央未必完全一致的政黨人物可以有機會參與執政,甚至做特首,我們有基本法,有其他力量制衡,特首有個人政治立場但也必須在基本法框架下施政,必須遵守一國兩制的遊戲規則,不可能利用香港特區政府挑戰中央的權威。如果到了這一步,一國兩制就完全徹底成功了。中央擔心的是一旦反對派人物當選掌權,會挑戰中央,這種擔心可以理解。其實大部分市民並不想挑戰中央,不希望選出一位挑戰中央的特首,因為這只會損害香港人的利益。立法會選舉一向維持所謂“六、四黃金比例”(泛民主派與親政府陣營的得票比例),其中一個原因是,市民希望有一個平衡,不少民眾認為特首是“小圈子”選出來,是中央“欽點”的,所以希望立法會有一個平衡的聲音。這些市民未必是想跟中央唱對台戲,不一定就是反共拒共,也未必完全同意民主派的主張,但仍會把票投給民主派的候選人,包括個別激進人士。總之,香港人不平則鳴,香港是示威之都,但沒有要跟中央對著幹的強烈的民意基礎,民眾不會支持與中央對著幹的政黨成為香港的執政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