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緬甸內戰為何總扯上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4 15:36:38


 
  果敢歷史的轉折點

  果敢現在的全稱是“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位於緬甸撣邦的北部,與雲南省的滄源、耿馬、鎮康等縣交界。這一片地區古代是西南少數民族世代生息的地方,在元、明時期都曾歸屬中國管轄,但由於地理的原因,並沒有受到中央政府實質性的控制。

  1661年,南明的末代皇帝朱由榔(永歷帝)兵敗騰沖,躲進緬甸避難,為緬甸王收留。次年,吳三桂率領清兵深入緬甸追繳,緬王不敢得罪清廷,便將永歷帝獻 出。朱由榔在昆明被絞死,隨同他一道進入緬甸的一些南明軍隊殘餘便落腳在果敢。據記載,此後的很長時間裡,這裡的人們保持了中原漢族的習慣,穿漢服,講帶 有“南京口音”的官話,過清明、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

  永歷帝受難的幾十年後,果敢的楊氏家族成為當地的大戶,被推舉為頭人。果敢後來的歷史記錄,很大程度上依據的是楊氏家譜及當地人口傳的野史,內容不一定準確。比如,有記錄說楊氏家祖於雍正七年(1729年)被清朝賜封為“世襲果敢縣知縣”,而另一種記錄則表明這一賜封發生在道光年間(1840年),受封的人是楊家第四 代首領楊國華。

  果敢的名稱來源於傣語的發音,是“九戶人家”的意思。楊氏家族後來在家譜中將以前的漢語寫法“科幹”改為“果敢”,取“果斷、勇敢”的意思。原本帶著“反清複明”理想的果敢人接受了大清朝廷的册封,成為大清的臣民,這是果敢歷史上的第一個轉折點。

  英國占領緬甸後,進一步謀取中緬邊境模糊地帶的領土。當時的果敢土司楊國正沒有堅持留在大清,而是主動與英國人聯絡,爭取在英國人轄區內獲得自治的權力。 1897年,清政府跟英國簽署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果敢被正式劃給英屬印度的緬甸省,這是果敢的第二個轉折點。果敢享有了充分的自治,楊氏家族繼 續世襲果敢的土司。英國殖民政府在果敢境內修築公路或增加稅收,都需要土司的首肯,土司如果不同意,英國人也不能妄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