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緬懷汪道涵高舉理性旗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00:19:04


 
  現在兩岸關係確實處於重要的節點上,怎樣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穩中求變,更好地應對形勢,為兩個百年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做出對台方面的貢獻,是整個對台系統、理論界和學術界都在尋求的重要內容。

  首先,我們要反思和總結近八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得與失。在我看來,兩岸和平發展的實踐存在“八重八輕”的現象:重數量輕品質;重發展輕分配;重開放輕管理;重規模輕效益;重讓利輕經濟規則;重物質輕精神;重精英大眾輕大眾;重做輕說。

  上述提到的分配的問題其實非常複雜,既涉及市場法則,還涉及治權問題,民進黨把所有分配的問題都歸結為兩岸關係,這是政治操作,但在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中,我們還是要把分配的問題做好。

  關於“重讓利輕經濟規則”,很多經濟的合作、交流、乃至成果的分配當然是以市場規則為主。我們硬是讓政治和法制干擾市場的規則,效果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所謂“讓利”,如果稱為“互利”就更貼切。

  此外,應該在量的擴張的同時更重視交流和合作的品質,在重視物質利益的同時更重視兩岸同胞情感的、文化的交流和心靈的契合,在調動各部門、普通民眾的積極性的同時,發揮對台專業人員在兩岸關係中的引領作用。

  其次,兩岸關係法制化進程要加快。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其中之一就是“依法治國”。我建議,在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應該制定《兩岸關係法》,定位對台工作的規範,包括調動中央各部門,地方各部門,各個系統來從事對台工作,參與到國家統一的進程中來,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